基于大学—企业—社会—政府的大学毕业生再教育顶层设计(2)
通过建立大学教师与学生的互联网,把那些课堂内讲不清楚,课堂外难以消化的知识理解并实际应用,并在此基础上使教学相长,可以终于长成我们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能力”;可以通过院校与用人单位的互联网,在毕业生今后的每个发展阶段予以必要的指导和扶助,在技术革新、科技进步、科研及科研成果的转化等方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力合作。打破原来的封闭和保守,在更广大的空间里使大学真正成为社会生产力得以巨大发展的桥头堡。那么,在教材、教法、课程设置、专业架构、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等许多具体教改问题上,多年来的困扰便会一扫而光。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科研等领域里的相互促进、共同开发便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大学与企业、与社会便可以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牢不可破的同盟。高校真正实现了功能上的超越,从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二)大学毕业生再教育节省企业人力资源投入
操作起来的话,以母校为第一主体,毕业生所在地高校及科研院所为第二主体(同为第一主体),它与第一主体互为网站,相得益彰。毕业生到达所在单位并取得其支持后便与第一、第二主体实现联络,进入相应的网站,开始接受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第一主体的辅导功能、第二主体的咨询功能可以使毕业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它不仅需要在认识上、观念上的崭新变革,而且需要在人、财、物等诸方面的大力扶持。如经费问题,单纯靠政府和大学,不可能也不合理。而实际上,把毕业生用于自修、企业用于培训、社会用于添加的资金等统筹起来一并纳入毕业生再教育的系统中,集中使用,统一管理,使在此方面的盲目投资减少到最低限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以取得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的最佳效益。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生再教育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这个共识使得任何困难便都可以克服。
(三)大学毕业生再教育提升社会教育的水平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可以成为终身教育实施的落脚点,并进而为提高全民素质探索出一条通道。终身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行之有效的形式,参加真正意义的终身教育的人是凤毛麟角。如何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为终身教育的实施找到落脚点并把它作为终身教育的第一阶段?答案是大学毕业生再教育。
终身教育是一种使受过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才在社会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里,有目的、有意识地补充新知识,开拓新领域的教育发展战略。它的出现是信息化社会的迫切要求。现在通常的做法是企业培训、专业进修等。这些形式与终身教育的要求显然不相适应。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则在根本上要求,凡是大学毕业生都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专业应用、人才磨合的过程,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产生创造性的工作业绩。如果可能,应以一定的考核、验收等方式检验教育成果,最后才发给“护照”,任其弛骋。在此基础上,更可以将终身教育划成若干阶段,以大学毕业生再教育为初始,循序渐进,层层纵深地使终身教育由粗放走向集约,使终身教育不仅有声有色,而且有始有终。
(四)大学毕业生再教育促进政府转变职能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的构想实现起来的要求是:
首先,要有一定的形式,特别需要主管部门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就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的时间界定、教育目标、教育形式、考核标准等有关内容的安排和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在权力、义务等方面的规定进行统筹。这个规划最有力度的地方应是,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经过毕业生再教育,以一定的验收和考核为依据,发给大学毕业后教育证书。这样,大学毕业生就有了“两证”,标志着经过四年大学教育和三年毕业后教育,已经由“半成品”成为合格品。
其次,要有一个完整的框架。这个框架不仅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设置,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以大学为主体,发挥它应有的而且必须发挥的潜能,使大学这个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得以更充分的利用。大学应在行政设置、教师选派、教学设施、网络建设、机制运转等问题上做主体策划。以大学为主体向上接受必要的指导和协调,向下联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并横向地与毕业生所在地高校及科研院所实行更实际且更具体的校际联合,使大学毕业生再教育这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建立并运转起来。
如上所述,这种于学生、社会(企业)、高校三者之间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业,一定会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积极的响应。高校的改革、企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便同毕业生再教育这一切实可行、一举多得的事业一起走上良性循环、不断发展的道路而最终导入终身教育这一伟大战略之中,打造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
当然,大学毕业生再教育作为一个构想,是根据客观实际的状况而提出的。其构想的科学性尚待讨论;其实现难度之大,又岂非易事。因为它的确是个很大的课题,做好它,非笔者能为。只是期待着这一家之言,能够引起应有的关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5-27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