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内容摘要: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考察主流经济学说中对于资源与资源稀缺概念认识的演变,能够看出主流经济学对于资源与资源稀缺的理解已经远远偏离现实的经济实践,因此,重新认识并界定资源与资源稀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完善经济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资源稀缺 逻辑起点 经济规律
引言
经济学研究现实经济事物与经济现象,并探求隐藏在经济事物与经济现象之后的运行特征和内在联系,对现实经济事物和经济现象及其内在规律进行系统的表述。萨缪尔森曾这样定义经济学:“经济学研究任何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型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许多经济学研究者不断总结补充自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来经济理论界对经济学定义的研究成果。不仅如此,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学科诸如物理学、生态学等都逐渐与经济学交融,形成经济物理学、生态经济学等新的经济学科,大大的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一些研究人员开始从自然物理规律、生态发展规律入手研究经济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内在实质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外在客观限制,认为经济学的本质或定义就是人类计量和合理利用能量的科学(李玉海,2004)。
应当承认,从地球物理系统的角度来审视经济系统,经济活动不过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耗散结构理论等物理学理论的实际运用活动而已,或者说,客观自然规律早已为经济规律的适用空间进行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大多数主流的经济学家却对经济系统赖以运行的地球物理系统不可抗拒、必须无条件遵循的客观物理规律给经济系统的运行带来的种种限制缺乏必备的了解,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趋势。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无论在经济学、物理学或者其他学科中,没有一个理论是完全正确的。理论的有用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对其试图解释和预测的一系列现象成功的做出解释和预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们也就不断的用观察来检验理论。作为检验的结果,理论常常得以修正或完善,有时甚至被抛弃。检验和完善理论是经济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关键”(平狄克、鲁宾费尔德,2000)。从经济学定义的演化可以看出,大多数经济研究人员或多或少的都承认这一点,即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也就是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之所以研究资源配置,前提是主流经济学假定资源相对于人们的欲望需要是稀缺的,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要,就必须优化配置使用资源,充分使用当期所能获得资源生产出最大数量的产品以供人们消费。由此可以看出,资源与资源稀缺是主流经济学研究为满足人类欲望而实施资源配置以进行经济生产的理论前提和基础,也就成为纯粹经济学进行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极其难以解决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生产与生活方面的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是由“资源”与“资源配置”引起,又是主流经济学难以解释的。因此,重新认识并界定经济学中的“资源”与“资源配置”问题,也就是说,必须重新认识并构建新的经济学理论中“资源”这一逻辑研究起点,才能够真正理解并解释“资源稀缺”这一经济学假设,才能够进行真正经济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才能够解决或缓解当前经济学在经济发展理论与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理论与现状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新的经济学理论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资源的定义
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中,“资源”大多指的是劳动力、资本、土地三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威廉·配第在考察物质要素在资源配置中对财富创造所产生的作用后所得出的结论。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在参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大,资本也逐渐成为在资源配置活动中创造财富的内生变量。在由美国数学家科布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共同探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的科布-道格拉斯函数Q=f(L,K)=ALαKβ中,能够看出劳动力、资本是创造财富的两大资源要素,此后为了体现技术进步的作用,后来的经济学家把A表征为时间的函数,并把技术也看作为创造财富的一个资源要素。实际上,若追根究底,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因众多,社会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技术进步的,因此应当说,技术是目前参与财富创造的最为复杂的资源要素。
但是考察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与代表人物的思想,都没有把作为社会生产所需要的自然矿产资源与能源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来进行研究的,而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信息社会的出现,都需要以能源的消耗来提供足够的负熵以维持人类社会的有序结构,否则经济社会的历史将会出现走向无序的倒退。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而生,纯粹经济学意义下的资源究竟是什么,应该包括什么;所谓资源稀缺到底是何种意义、何种程度上的资源稀缺,如何在既有的、现实的资源稀缺基础上来重新进行资源配置以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纯粹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资源”这一逻辑起点的一个根本性命题。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对于资源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在古典经济学时代,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萨伊认为“人类所消费的某些东西,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的空气、水、日光等,是自然所赐予的无代价礼物”,“它们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原因在于“不需要人的努力去创造它们。因为它们不是可以生产得出,不是可由于消耗而毁灭”(萨伊著,陈福生等译,1963)。应当看到,在萨伊所处的年代,工业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对空气、水、日光等自然资源的消耗尚没有超越地球物理系统能够正常“代谢”的范围,但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到了经济学家马歇尔所处的年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已经大大的影响的地球物理环境,此时马歇尔认为:虽然一切自然资源、环境都是财富,但属于经济学研究范围的财富只是两种:第一种财富是他具有私有财产权的那些物质财富,因为它们是可以转让和交换的;第二种财富是属于他所有的、在他之外存在的,而且直接作为使他能够获得物质财货的手段的那些非物质财富。通过马歇尔的论述可以看出,此时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承认自然资源、环境等财富的存在,但是仍然未把这种财富看作经济学研究的“财富”的组成部分,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类活动空间的急剧扩展,热力学第二定律与耗散协同规律同时作用,为了维持人类社会有序结构的发展与正常运行,人类维持的经济社会系统必须吸收更多的能量以维持这种社会有序结构的熵值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以克服人类社会系统走向无序引起的熵增效应。这就致使经济生产中向地球物理系统需要攫取的“空气、水、日光”等自然资源越来越多,同时向地球物理系统排放的工业废品也越来越多,地下水漏斗、臭氧层空洞等重大的地球物理资源环境问题的频繁出现,使得经济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目前已经大大超出了地球物理系统的正常新陈代谢范围,从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再采用传统主流经济学中“资源”的理解,不把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纳入经济学的“资源”概念范畴来进行所谓的“资源配置”,就显然不合时宜了。因为这种所谓的“资源配置”大大超越了地球物理系统所设置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客观条件限制,从科学规律意义上来看,更“挑战”了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定理与耗散协同规律,“有机体赖以负熵为生”(薛定谔),这就是生命的热力学基础。
考察一下当今世界所利用的能源,除核能和潮汐能之外,包括水利、风能、太阳能、光和作用能、矿物燃料等能源,都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太阳,由于石油、天然气(凝聚储存的太阳能源)等能够提供热能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只要简单计算一下地球生态环境的辐射收支与负熵流,就能够得出地球物理系统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反思传统主流经济学的“资源”概念,不把自然资源与环境纳入经济学的“资源”概念逻辑中,则无异于挑战必须遵循的客观物理规律。从规律的层级来审视经济规律,则经济规律无疑是属于物理规律下一层级的规律,因而经济规律必须从属并无条件服从物理规律,若现实的经济理论妄图挑战物理规律,其结果必然会以失败而惨淡收场。因此,重新构建新的“资源”概念,将自然资源与环境纳入经济学的“概念”范畴,是构建现实意义上的经济学研究逻辑起点的概念基础。
资源稀缺的定义及特性
(一)资源稀缺的定义
自亚当·斯密创立古典经济学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在构建自己的经济理论时,都把资源的稀缺性作为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一致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进行社会稀缺资源使用的科学。就经济学研究的本义来看,经济学理论的根本任务就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全过程以及决定和影响资源配置的各种因素,实质上就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因此,资源的稀缺性是引发经济活动的基本诱因,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主流经济学基于这一点才建立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正是由于稀缺,所以才要合理利用稀缺的资源,以最大限度的生产经济物品,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在经济学研究中引入“资源稀缺”这一约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