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重构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03 16:5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杨丽杰等
分享到:

 

  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和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展,如果从更为宏观、更加客观的视角来认识经济活动,比如说从经济物理学角度上来审视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根据熵增加原理与耗散结构理论,如果要维持如此大范围、高深度的经济活动的有序性甚至要使其更加有序,就必须要有更大程度上的能量注入与物质形态与特性的转化。毫无疑问,能量注入与物质转化都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才能实现。因此,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当期使用的越多,就越发稀缺;而对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即使是太阳能,由于地球表面积、地日距离、地球物理环境(例如大气和云的覆盖)、能量转化的层级消耗等限制,一段时期内的总量也是有限的(赵凯华等,1998)。因此,无论能源如何再生,相对于人的无限的欲望总是稀缺的。更何况,技术进步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消耗以充分利用能源的状态,换句话讲,经济社会这台巨大的“热机”不但接受的能量供给有限且利用不充分,功效比也非常低,从而也使得“资源稀缺”这一约束的刚性越来越强。

  (二)资源稀缺的特性

  在经济学说史上,明确地把稀缺置于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中以重要地位的是罗宾斯。他认为,经济科学的研究主体并非某一特定的活动,而是所有人类行为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就是经济稀缺这个“事实”—一个人和社会方面的目标无限,而满足那些目标的资源供应有限。在罗宾斯的基础上,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明确地提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各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萨缪尔森,1999)。

  主流经济学家通常根据这种对“资源稀缺”的理解来解释经济学理论的由来,并由此引出“资源配置”—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的核心理论,以讨论效率和公平两种资源配置的理念各自的优缺点。就目前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而言,所谓的资源稀缺大多是认为资源之所以稀缺是由于人类的欲望无限且随着人类认识的拓展也不断拓展,而在任何一个时间节点由于人类开采自然资源以供加工使用能力、利用土地以供生产生活的水平、科学技术发展固有规律限制、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客观条件制约等方面的约束,因此无法满足人们无限的消费欲望。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从而需要优化合理配置已经开采出来的资源,以实现当期和后续时间的社会财富最大化。

  从经济哲学的角度上讲,稀缺是经济学对人类所面对的自然、社会环境特征的基本概括。稀缺是经济学中的客观实在,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的。人们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这些欲望又需要靠用有限的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去满足。因此“如果把经济学依靠以利润为目的生产来配置稀缺满足极大化欲望的办法与欲望本身的特点联系在一起,则会发现经济学逻辑上的一个矛盾。它一方面认为资源因为欲望才是稀缺的,一方面又认为欲望是无限的。与此同时它又把自己的使命定位于用对稀缺手段的有效率的配置来满足无限的欲望。这就是说它要用有限来满足无限,这一点即便是从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来理解,也显然是办不到的”(田大庆,2004)。

  问题的根本在于:既然是基于资源稀缺这一假设为逻辑起点展开研究,就必须要慎重仔细确认资源稀缺的原因和程度,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合理配置。考察一下主流经济学的教材,大多没有仔细论证这样一个问题:资源因何而稀缺?到底稀缺到了何种程度?对此程度下稀缺的资源,经济学研究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拿出解决的办法,能够提出什么样的合理配置的方案抑或是次优方案?由此可以看出,主流经济学所谓的资源配置,只是简单假设了资源稀缺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在假设完这个前提条件或者说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之后,就开始对现有资源的使用配置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一系列的机制设定,从而开始了对公平与效率的经济产出讨论,而并没有认真考虑资源的总量与人们不断发展的欲望相比到底稀缺到什么程度?当期能够挖掘使用的资源存量究竟有多大?在这一可供使用的资源存量中究竟有多少是可供当期使用的?对这一可供当期使用的资源的使用效率到底是多少?如果考虑长期的资源配置,则应该在既往的资源开发基础上重新认识资源的稀缺程度,引入时间参数来看待资源的稀缺程度,重新考虑确定当期与下一段时期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再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代际公平和当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资源有效配置,这才是真正基于资源稀缺基础之上的经济资源配置研究,而非仅仅着眼于当期可供使用的资源总量进行的经济资源配置研究。

  在新资源稀缺概念框架下重构逻辑起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学者开始注意到传统经济学家对资源这一基础概念理解的偏颇之处,自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在1949年发表的《生存之路》中强调要保持人口数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一观念之后,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更加强调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经济学角度对自然资源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

  但是必须看到,由于分类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大多数经济学研究者仍然把自然资源(包括生态)置于部门分类经济学门类之中,例如美国学者阿兰·兰德尔的《资源经济学》等著作的出版,虽然使自然资源作为经济系统内生变量的进程更进一步,但是大多数将其研究归类于所谓的资源经济学或者生态经济学门类之中,并未意识到自然资源根本就应是经济学中“资源”概念所应囊括的范畴。因此所谓的资源经济学本身就犯了重复概念的错误。因此,不仅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没有将自然资源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来看待这一观念是错误的,把自然资源单列出来独立于经济学中“资源”范畴的经济学研究其本身也带有极强的狭隘,不利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逻辑起点,进而影响到经济学理论的整体一致性。

  这样看来,传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毕竟狭小,对于经济学逻辑起点的资源稀缺这一假定的认识偏离客观现实太多,它仅仅将经济社会看作一个没有收放限制的简单开放式系统,而把自然资源看作是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认为经济系统既可以源源不断地从生态系统获得生产原料和能源,同时可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任意排放到环境之中,而丝毫没有系统内部的闭环反馈考虑。应当说,这是不符合地球物理系统的客观事实,也是违背物理规律与系统理论的。

  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远非百年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马歇尔所处的时代所可比拟,更非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所处的经济时代所能预料,即便是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当代的经济学名家,在奠定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之时,也把关注点更多放在论证市场的效率方面。受所处时代自然资源供给充裕且经济社会消耗并不是特别大与研究惯性的限制,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数把关注点放在了简单给定资源稀缺这一假设后的资源配置使用方面,而对资源稀缺的实质与稀缺的程度并没有做深入的探讨。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得不重新面对并审视资源稀缺这一现实,这一现实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现行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基础,参照物质世界的客观现实,重新理解资源稀缺的内在本质,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经济学研究中资源稀缺这一假设的逻辑起点。

  撇开世界范围上的资源环境的紧张情况不谈,仅就中国而言,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而资源消耗量巨大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2,仅2003年中国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40%,多种资源不得不依赖进口,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且这种情况到2007年还在继续发展,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加快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且环境问题还在逐步恶化。因此,正确认识资源稀缺这一客观事实,并将上述新的资源稀缺理论运用于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的构造中,不但会对创立新的经济学理论提供重要的理论实践依据,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与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79

  2.李玉海,经济学的本质—价值动力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63

  5.[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

  6.赵凯华,罗蔚茵.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萨缪尔森.经济学 [M] (上册)[M].华夏出版社,1999

  8.田大庆.“稀缺”、“欲望”与资源环境危机[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