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国跨境并购新动向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16 15:5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银雷
分享到:

 


  【摘要】自2010年以来,中国跨境并购呈现出了爆发性的趋势,并且该趋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得到延续。在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之下,中国跨境并购产生了新的特点,在具体的并购方式上也有了一定的创新。本文将对中国跨境并购的新动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均胜电子收购德国普瑞的案例来说明中国企业在参与跨境并购过程中的创新操作方式。

  【关键词】跨境并购 并购模式 均胜电子 德国普瑞

  一、跨境并购概述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实施控制的股份购买下来,从而形成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控制的行为。

  企业之所以进行跨境并购主要是为了获得被并购企业的技术、市场、资源以及融资的平台和渠道。然而,进行跨境并购也伴随着众多风险,其中最为典型的包括被并购企业所在国家的法律或政治风险、估值风险、财务及流动性风险、资金风险以及可能存在的文化风险。

  近期,因为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国内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对“走出去”的鼓励,以及国际经济低迷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跨境并购市场活跃异常。

  二、中国跨境并购发展现状

  中国跨境并购目前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产业、规模和主体三个方面。

  从产业方面来看,我国目前主要跨境并购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一和第三产业很少跨境并购情况;跨境并购动因以资源收购和拓宽业务范围为主。

  从规模方面看,现阶段我国跨境并购总体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增长迅猛。2012年全球并购市场持续低迷,全球并购活动减少2.8%。但中国逆势上扬,跨境并购总量增加了28%。

  从主体方面来看,目前我国跨境并购主体集中于大型国企。随着境外对中国投资限制增多,东道国对于政府性质投资存在较大限制,民企成为跨境并购突破政治障碍的主力军。

  三、均胜电子收购德国普瑞案例分析

  (一)并购相关方基本情况

  辽源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均胜电子”)1992年成立,注册资本3.92亿元,汽车零部件类上市公司。

  德国普瑞成立于2003年,是德国电子部件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德国普瑞是全球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经济学论文旗下分别在五个国家拥有生产和销售基地,分别位于德国、葡萄牙、罗马尼亚、美国和墨西哥,其主要客户为宝马、奔驰、德国大众、通用、福特等全球前十大汽车公司,其产品覆盖了全球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基地,欧洲和北美。

  (二)并购动因分析

  1.中国汽车行业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受国家宏观调控、上年基数较高、鼓励政策的退出等原因,2012年全年汽车产量为1927万辆和销量为1931万辆,同比增长4.6%和4.3%,虽然较2011年2%左右的汽车销量增长率有所提高,但是从总体来说,我国汽车销量连续2年增速低于5%,增速明显下降,说明我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平稳增长的阶段。行业整合成为汽车零配件市场发展趋势。

  2.战略互补以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本次并购的主要目的。德国普瑞主要从事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均胜电子可以借助于德国普瑞的研发和技术实力以及国际战略布局,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时,均胜电子产品线将得到丰富,产品档次将得到极大提升,可以利用德国普瑞的研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德国普瑞可以借助于均胜电子国内的竞争优势以及上市公司资本平台,稳步提升其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其在中国的市场和影响力。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