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现代慈善契合及价值创新路径
摘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已经被较多的新兴企业和传统企业所接受和熟悉。现代慈善的显著特征是要同时实现社会价值和企业(家)价值。电子商务和现代慈善在运行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契合点,这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慈善平台开始尝试使用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开展公益活动。本文通过善淘网和腾讯公益不同慈善平台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的分析发现二者融合路径:即依托原有的线下或线上资源,创立或新增慈善模块,最终同时实现社会价值和企业(家)价值。
关键词:电子商务 现代慈善 契合 价值创新
一、引言
电子商务在不断发展中已经越来越成熟,从最开始的企业销售渠道作用开始逐渐影响着企业的各个方面。现代慈善不仅仅是善人行善这么简单的活动,人们在慈善中需要获得满足,企业需要在慈善中获得声誉和社会价值的认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现代慈善也越来越需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慈善项目的推广和吸引公众的参与。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和现代慈善之间的共同契合点,以善淘网和腾讯公益平台作为典型案例,探寻二者融合的可能路径,为其他慈善平台的电子商务运营尝试提供借鉴。
二、电子商务与现代慈善契合点
(一)参与者广泛的共同诉求 电子商务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近年来在企业销售渠道多元化的时代,电子商务成为仅次于传统销售模式的重要平台。随着更多企业构建电子商务系统,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青睐,世界上电子商务平台数量激增。的企业都聚集在了网络平台上,导致其所提供的信息量十分庞大,而且随着企业信息的更新和完善,新企业的加入等,信息量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平台在企业广泛加入的情况下,需要数量庞大的消费者才能支撑这个产业的发展,这是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基本要求。现代慈善强调捐赠者的自主性,捐赠者的自主性意味着捐赠者的公益行为是根据自身的情况自愿进行的,是排除外界压力和干预的一种自发自主的行为。捐赠者的慈善行为靠个体当然无法完成,需要其他组织的介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捐赠者的捐赠意图、捐款数额、投入时间和精力等都由其自身决定,这种决定权不允许被剥夺或侵蚀。在我国,慈善捐赠者的自主性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当然,随着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捐赠者的自主意愿将会进一步得到尊重,更加符合现代慈善的特点。随着捐赠者的自主性进一步得到保证,必然会有一些人暂时退出慈善捐赠,这意味着现代慈善必须要有更大量的潜在慈善者参与进来,只有拥有较大的潜在捐赠者基数,才能挖掘出更多的慈善捐赠者。电子商务和现代慈善都要求有广泛的参与者,这种共同的诉求成为了二者的契合点之一。
(二)社交方式变革的共同需求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新兴的SNS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实现了现实中的关系网络在虚拟的电子商务中无法实现的问题,如“雅虎——阿里巴巴——淘宝”这样的整合了SNS的电子商务大平台上,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商业记忆的有效历史将很容易得到保障。如淘宝在买卖双方进行沟通的时候,通过阿里旺旺互加好友的方式可以最终达成购买协议,消费者的购买记录通过阿里旺旺等形式得到永久保存,这种交易模式是伴随着社交模式的改变而进行的。电子商务不仅仅是开一个网站了事,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这就需要社交方式的变革,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现代慈善中介组织的市场化也要求新型的社交方式的介入。慈善中介组织的市场化主要表现在运作过程中的市场化。慈善组织在募集资金、选择捐赠对象、设计慈善方案、组织架构及运作公开透明等方面都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现代慈善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安德鲁·卡内基提出的按照企业的运作方式来运行基金会,像挣钱一样的花钱。对于公益组织而言,这意味着从社会筹集来的捐赠要被有效率的使用,而不是简单地把钱花出去就完事了。因此,慈善中介组织的市场化之一就是要适应慈善信息的传递模式的改变,这有助于慈善组织在资金、捐赠对象、慈善方案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除了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统的沟通方式外,新兴的信息传递模式如微信、飞信、微博等成为了可以更快速传递慈善信息的工具。电子商务和现代慈善通过使用类似的新型社交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低成本运营模式的共同要求 我国较多的民营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企业在初期市场开拓阶段资源有限,所以在运营成本上尽量高效支出,以支持企业发展。相对于中小规模的企业来说,电子商务的低运营成本确实是企业的财务可以负担的起的。电子商务成为主要运营平台的重要原因就是其成本的可控性。慈善组织一般称为NGO,即非政府组织,NGO的出现不仅是慈善事业专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而且是现代慈善思想的具体体现。NGO充当了捐赠者和受助者之间桥梁和媒介,把二者分离开来,这种分离使得捐赠者和受助者不知道彼此,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得二者在人格、尊严、社会地位的不对等有效隔离开来,使捐赠者减少了施恩的自我暗示,多了回馈社会的荣誉感,使得受助者少了尊严和人格的低人一等,降低了心理承受的道德负担,多了一份融入社会的轻松和自在。可见,NGO的出现对现代慈善理念的实现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NGO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美国3亿多人口拥有11万慈善组织,我国13亿多人口拥有3000个慈善组织,NGO的发展在我国还有很大的空间。目前,我国NGO除了在审批上还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外,在NGO的运行中,由于国家法律规定慈善组织只能按照3%-8%从善款中提取管理费,NGO的成本运营也有很大的困难要克服。在这种情况下,慈善组织必须想方法控制成本,采用低成本运作模式吸收慈善捐赠和提高善款使用效率。总之,电子商务和现代慈善在市场化运作中共同提出了降低成本的要求。
(四)信息传递不对称性的共同解决愿望 电子商务系统的全球性和迅捷性可以将产品信息传往各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在网上获取企业的产品信息,为交易双方对产品和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提供了解决平台,使商业往来的各类客户和企业能快速建立贸易关系。电子商务强大的信息沟通能力是企业解决信息不对称性的主要助力,是企业在开发市场时的重要工具。现代慈善中捐赠者和中介机构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问题比较容易受到关注,经常会通过一些声明和媒体曝光等方式将信息尽量对称。这里着重介绍受赠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受赠者也要按照市场契约来履行捐赠物资的使用,契约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的,契约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二者密不可分。契约原则也应该被引入到慈善领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忽略受赠者的契约精神。在捐助中往往会发生善款被受赠者挪用,借用,改变使用的途径。随着慈善运作的市场化,每一笔善款都会有指定的用途,凡是受赠者违反了指定用途的善款,一定要受到追回善款、惩罚甚至司法介入的监督。因而,信息的不对称会在慈善的捐赠、中介组织和受赠者等主体上发生,最好的做法是采用合适的方法将信息公开,透明,达到信息的对称性。现代慈善对信息公开透明和对称性的要求随着人们慈善知识的增加将会越来越迫切。电子商务和现代慈善运作模式都应该能够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电子商务与现代慈善结合价值创新路径: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一)案例分析 目前电子商务与现代慈善结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网络平台捐赠者捐赠物资和善款进行的慈善活动。在这种模式下,捐赠者会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众多慈善商品中精心选择,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善心,决定捐赠的善款数额和物资种类,然后通过网络支付方法将善款支付给选中的慈善商品帐号,或通过邮寄方式将物资递送到选中的慈善商品平台。网络平台会持续跟踪和介绍捐赠者所选中的慈善项目进行情况,对帮助了哪些群体,产生了什么样的社会效应等信息进行公开,使捐赠者能够得到慈善信息的反馈,获得满足感。这种模式就类似于一般的电子商务流程:选购商品-付款-商品消费-获得效用。区别是在慈善领域的商品指的是具体的慈善项目而不是一般的商品。第二种方式是指将闲散物资捐赠给网络慈善平台,网络平台组织人员加工后将这些物资进行销售,销售所得款项按照捐赠人和购买人的意愿捐赠给指定的慈善项目。这种方式是比较流行的电子商务与慈善超市的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步骤为:捐赠者的物资捐赠-加工-通过电子商务的运作将慈善商品售卖-获得善款-将善款捐给指定慈善项目。这两种方式都模拟或者借用了电子商务平台,区别是,第一种方式直接将慈善作为商品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流程运作,第二种方式是将捐赠物资作为商品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流程运作。现通过两个典型的电子商务和现代慈善结合的案例进行分析:一是善淘网,这是中国第一家将电子商务和慈善商店联系起来的介于社会企业和公益组织之间的慈善机构。二是腾讯公益网络平台,这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借助网络实现公益活动的平台之一。
善淘网在2011年3月份上线,是中国第一家网络慈善商店,将国外的慈善商店模式引进中国。慈善商店源于英美等国,据英国慈善商店协会统计,英国大约有7000家左右的慈善超市,年交易额在3.5-4.5亿英镑之间,收入在1亿英镑左右,占英国年零售品销售额的2%。善淘网公布的《2011年全年度透明报告》显示,善淘网2011年共有近7000名个人,27家企业参与善淘网的公益活动,他们之中62%是通过善意购物,30%通过爱心捐赠,8%通过志愿工作进行参与。接收闲置捐赠26264件,其中39%售出,27%直接捐赠,19%进行创意改造,13%在售。共筹得30多万元收入,其中61%用于援助了超过20个公益基金,39%用于支持慈善商店的发展。总结善淘网的筹资和运行模式为:由个人和企业向网站捐赠闲置物品或特别设计的物品,网站也会募集一些公平贸易的商品,通过线下平台选择残疾伙伴将物品分类、清洗、消毒、再创意再加工等环节,将物品在线销售,将销售所得按照捐赠者或者购买者的意愿捐献给指定的基金项目。如当年金额较大的前3个项目:壹个鸡蛋扶贫项目、绿孩子儿童阅读季刊项目及一点一滴高原小学洗澡室项目。《2012年全年度透明报告》显示,善淘网得到了社会的更多认可和支持,义卖收入和其他捐款等总计筹得资金120万元,支出全部用于公益项目和产品援助支出、助产培训和康复基地支出、残障人员的工资支出及其他善淘网网络平台和线下基地中心的支出。2013年善淘网预计将筹得250万元的善款。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