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基于转基因商业化纷争的绿色资本培育路径研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27 16:1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芬芳
分享到:

 

  摘要:转基因技术作为人类科学技术的重要进步,其应用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其商业化纷争也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所争议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绿色资本的需求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基因商业化的全球发展态势,并通过解读转基因商业化纷争,探寻我国绿色资本培育路径。

  关键词:转基因 绿色经济 绿色资本 利益相关者

  一、引言

  伴随人类社会环境的变化,转基因产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生存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转基因技术作为人类科学技术的重要进步,其应用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而其商业化纷争也随之而来,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所争议的热点问题。2013年10月,中国工程院吴孔明院士指出,“中国粮食产出与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已不允许我们搁置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面对争议,甘肃省张掖市委市政府则在其出台的《关于建设农产品安全大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严禁任何企业和个人在张掖落地进行繁育、销售和使用转基因种子的经营活动”,使其成为全国首个发布文件明令禁止转基因经营活动的地级市。转基因问题涉及生态发展、食品安全、国际贸易和其他众多领域,已经发展成为超越科学技术范畴的重要研究课题,而转基因商业化问题也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议题。为此,本文阐述了绿色经济发展对绿色资本的需求,分析了转基因的本质,回顾了转基因商业化的全球发展态势,并通过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转基因的利弊考量来解读转基因的商业化纷争,由此探寻我国绿色资本的培育路径。

  二、绿色资本及转基因本质

  ( 一 )绿色资本:经济转型需求 “绿色”、“生态”、“环保”等概念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主题概念,而“绿色”既是人们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绿色是自然界中的常见颜色,作为大自然中植物的代表颜色,绿色通常用以表达自然界万物之间的和谐共存环境,代表着自然、环保或生态等含义。20世纪以后,伴随全球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规模与范围也愈加扩大和严重,世界范围内的森林覆盖率缩小、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草场退化、气候异常和空气污染等生态和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环境严重破坏和生态严重失衡的恶性结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生活与生存发展。面对人类的盲目与过度生产生活所导致的生态危机,绿色理念与绿色经济应运而生。绿色理念源自于对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等限制条件的考虑,是对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现实需求。1962年,雷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通过《寂静的春天》一书展开了“绿色革命”之序幕,奠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1989年,大卫·皮尔斯(David Preece)在《绿色经济蓝皮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绿色经济”,开启了“绿色经济”时代。“绿色经济”通常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实质上是在知识与环境替代物质与污染的“后工业化”、网络替代市场的“后市场化”和以人为本的“后资本主义”阶段生态文明框架下,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为目的,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一种新经济模式。绿色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效率、和谐与可持续,以环境资源为内在要素、以经济活动的“绿色化”和“生态化”为主要发展内容和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资本定义为“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并非一般的物,而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马克思关于资本的属性来源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认识,强调了资本的“效用”与“增殖”原则。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的唯一目的是效用与增殖的无限扩大化,通过无止境的资源利用实现资本的效用最大和资本的无限增值。绿色经济实质上与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之间具有相互矛盾性,这一矛盾源于“绿色”特征。绿色所代表的是生命与生态,并非价值与增殖。由此而言,绿色与资本似乎是对立的。然而,当绿色经济介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后,绿色经济正以多种方式对资本进行着改造,即便是在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生活亦逐步朝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方向运行。当绿色与市场相融合时,面对污染的空气、枯竭的水源和异常的气候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威胁,绿色资本成为实现绿色发展和保障未来可持续性的关键与核心。

  ( 二 )转基因本质:是“绿色”吗? 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产品是否是“绿色”的?不同学者对这一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1)绿色观。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是不同生物或同种生物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转移过程。转基因技术(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ology)最初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理论来源于分子进化论,它是运用科学手段将人工分离或修饰过的某种生物体中的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的基因组内,使不同生物的基因进行重新组合,达到改变原有生物自然属性的目的。200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将其团队所研发的转基因水稻命名为“绿色水稻”,2005年,他又将其更名为“绿色超级稻”,从而将转基因冠以了“绿色”概念。他认为“绿色”与“环保”等概念相联系,而培育该转基因水稻能够实现减少投入、增加产出和保护环境,对经济增长与人口膨胀状态下的资源需求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进行有效缓解。同时,部分学者也认为,转基因技术能够直接减少农业碳排放,增加农业碳汇,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农业具有巨大的潜力。(2)非绿色观。中国水稻育种曾经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的矮化育种和70年代的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发两次重大突破,促使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和世界饥饿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水稻产业依然面临着来自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要实现水稻的高产和优质,抗病防虫以减少农药用量、高效利用肥料以减少化肥用量和耐旱保水以节水抗旱亦是水稻产业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绿色超级稻”基于对此问题的研发提出了具有少农药、少化肥和节水抗旱特征的水稻新品种,然而,转基因“绿色”争议的反对者之一绿色和平组织却早于2004年就提出了转基因水稻可能引发人类健康风险。部分学者则认为,在转基因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尽管科学研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官商研学媒勾结及选择性研究与宣传等手段的运用同样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张启发院士所研发的已获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主要是通过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之中,促使水稻分泌Bt毒蛋白,以达到防虫效果。它既然能达到杀虫效果,对人体也将会有巨大危害,因此,转基因水稻绝非“绿色”,而转基因作物和食品亦不应当以“有机”、“绿色”或“无公害”的身份出现。

  三、转基因商业化发展态势及其纷争

  ( 一 )转基因商业化:全球发展态势的解读 转基因作物自1996年获批进行田间试验以来,在种植和研发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的报告显示,1996年至2012年转基因商业化种植的17年间,在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种植国家、种植作物种类和种植作物性状等方面,全球范围内均呈快速发展趋势。(1)全球发展态势分析。据ISAAA的报告数据显示,在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上,从1996年商业化种植面积为170万公顷增长至2012年约达到1.7亿公顷,已达到约100倍的增长。1996~2012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呈现逐步增长趋势,其中,工业化国家呈现稳步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种植面积(2012年约占全球52%)呈快速增长趋势,其种植面积逐步攀升,至2012年已经超过工业化国家(含东欧国家)的种植面积,可见,发展中国家在种植面积上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工业化国家的增长速度;在种植国家数量和分布上,从1996年参与种植的6个国家上升至2012年的28个国家,包括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为8个和20个。从1996年至2012年间,参与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仅2004年和2012年略有减少,其中,由于部分工业化国家停止种植,参与种植的工业化国家数量基本保持平衡并略有波动,而参与种植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却保持增长趋势,尤其是在2007年以后增长更加迅速;在种植作物的种类上,从1996年正式商业化至今,转基因作物研发快速发展,种植作物的种类也逐步扩展,然而,1996年至2012年间,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油菜依然是转基因作物种植的主体,这四种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基本呈增长趋势,其中,大豆的种植面积增长速度最快,一直位居首位,其次是玉米种植的增长速度亦较快,占据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的第二位,而棉花和油菜种植的增长速度相对略慢,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位;在种植作物性状上,从1996年至今,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已逐步由单一性状向多种基因复合性状方向发展,但至2012年,全球依然以抗除草剂性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为主,占据全球种植总面积的首位,而两种或多种复合基因性状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快速增长,从2007年开始已经超过抗虫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据全球种植总面积的第二位,至2012年,共有10个发展中国家和3个工业化国家种植了复合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中占26%。 (2)中国发展状况分析。中国作为最初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六个国家之一,在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上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趋势。据ISAAA的数据,至2012年,我国约720万农户种植了转基因作物约达400万公顷的面积,约占全球种植总面积的2.35%,在全球范围位居第6位,在发展中国家中位居第4位。1996年至2012年间,与前五位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相比,中国在转基因商业化种植面积的增长上相对缓慢。美国一直是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在商业化种植上快速增长,从2003年开始种植即超过我国的种植面积,随后于2005年和2009年分别超过加拿大和阿根廷,至2012年在种植面积位居全球第二位。而印度则从2006年开始在种植面积上超过我国,位居全球第五位。根据ISAAA的报告显示,在批准种植作物上,2012年我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包括棉花、番木瓜、白杨、番茄和甜椒。另据ISAAA全球转基因作物状况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于1997年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和矮牵牛的种植,1998年批准了转基因番茄和甜椒的种植,2003年和2006年分别批准了白杨和番木瓜的种植,而2009年农业部就转基因抗虫水稻与转植酸酶基因玉米颁发了生物安全证书。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