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分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2)
(二)结果分析 (1)分拆上市整体绩效分析。第一,分拆上市当年相比分拆上市前的业绩持续下滑。从图(1)以及上市公司T-2年、T-1年和T年的综合得分中可以得出,分拆上市公司在T-2年和T-1年中,综合得分为正值的公司都为8家,排名前10名的公司都为5家,占分拆上市公司总数量的百分比分别为80%和50%。虽然,T-1年的最低与最高得分的差距与T-2年相比有所下降,且有6家公司的综合排名有所提前,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排名相同的公司T-1年的综合得分与T-2年的综合得分相比大幅下降。可见,T-1年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绩效次于T-2年的整体经营绩效。在T年中,综合得分为正值的公司有6家,比T-1年减少2家,下降了20%。T年最低得分与最高得分的差距为2.277分,与T-1年相比差距增大了1.3457分。另外,在T年中排名前进的公司数也比T-1年减少了2家,下降了20%,且排名相同的公司在T年中的综合得分与T-1年中的综合得分相比大幅下降。可见,T年与T-1年相比其总体经营绩效持续下降。综上分析可以说明分拆上市当年相比分拆上市前的业绩逐步恶化。第二,分拆上市后与分拆上市当年相比总体绩效仍呈下降趋势。从图(1)以及上市公司T+1年的综合得分中可以得出,T+1年有5家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为正值,比T年减少1家,排名前10名的公司有4家,比T年减少2家。同时,T+1年最低得分与最高得分的差距较大,且排名相同的公司在T+1年的综合得分与T年的综合得分相比呈下降趋势。可见,T+1年与T年相比其总体绩效继续呈下降趋势。第三,分拆上市前后整体绩效并未改善。从分拆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排名中得出,从T-2到T+1年,除了康贝恩、德美化工和南玻A的排名呈前进趋势外,其余7家公司的排名都呈下降趋势,如渝三峡A从第4名下降到第28名、荣信股份从第2名下降到第11名、中兴通讯从第12名下降到第25名、振华重工从第8名下降到第29名。另外,从T-2到T+1年,分拆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值和各项财务指标值整体上都呈下降趋势。可见其整体经营绩效并未改善。综上所述,从T-2到T+1年,分拆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绩效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创业板分拆上市并未使企业的经营绩效得到很好地改善。 (2)分拆上市影响因素分析。通过上述对分拆与非分拆上市公司总体经营绩效的对比分析后,为了进一步分析其影响绩效的因素,在此对样本数据各公因子的明细得分进行分析。各公因子得分详细情况如表(7)所示(仅列示T-2与T+1年度的)。通过对T-2、T-1、T、T+1年的实证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分拆前后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主要因素都是企业的运营能力。具体分析如下:第一,在T-2和T-1年,上市公司主要是在F3上的得分较低,其次是在F2上的得分较低,最后是在F1上的得分较低,说明这些公司主要受营运能力的影响,其次是偿债能力的影响,最后是持续稳定性能力的影响。如渝三峡、荣信股份、中兴通讯、振华重工等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主营业务贡献率、营业利润率等指标较低,资产负债率指标较高,从而影响了其整体经营绩效。这可能是因为上市公司在分拆上市前企业规模庞大,业务繁多,产业链较长,资金占用较严重,管理效率较低,业务掌控力不足,使得企业资产周转速度较慢,流动性较弱,从而使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下降,偿债能力减弱,财务风险增加,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减慢,企业的稳定性不能得到保障,最终使其整体经营绩效下降。正是由于分拆上市前公司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持续稳定能力差,所以公司为了加快资金周转,拓展融资渠道,促进企业融资格局多元化,提高营运能力,降低财务风险,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要求,企业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此时,我国创业板的推出,以及证监会允许境内上市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为这些公司提供了平台。通过分拆上市,可以使母公司的规模缩小,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资本运转,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二,在T年和T+1年,上市公司主要是在F2上的得分较低,其次是在F3上的得分较低,最后是在F1上的得分较低,说明这些公司在实现分拆上市后主要受到营运能力的影响,其次是成长能力的影响,最后是持续稳定性能力的影响。如渝三峡、荣信股份、中兴通讯、振华重工等公司实现分拆上市后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贡献率和营业利润率大幅下降,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也大幅下降,有些公司甚至为负增长。分拆后上市子公司切离了母公司的优质资产或者是有发展前途的业务,可能由于母公司对分拆后的业务与资产的整合还未到位,或者留给母公司的可能是劣质资产或者是不良资产,从而导致企业资产运转缓慢,核心业务不突出,主营业务贡献下降。这说明企业分拆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另外,实现分拆上市后增加了母公司的各项成本费用,使得其利润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使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减弱,甚至可能使母公司陷入危机。可见,上市公司实现分拆上市后,诸多因素使其整体经营绩效并未得到改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创业板分拆上市并未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分拆上市公司在分拆前后其经营绩效优于非分拆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但上市公司在创业板实现分拆上市前后,其整体经营绩效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实现分拆上市后其整体经营绩效并未得到改善。说明目前的分拆上市并未起到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作用。(2)营运能力不足是影响上市公司分拆绩效的主要因素。通过上述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实现分拆上市后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首要因素是营运能力,而影响营运能力的因素可能是上市公司分拆前的条件不成熟,或分拆后对业务与资源的整合与掌控力不足等造成的。
(二)建议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把握上市公司分拆的时机,明确分拆的功能。按照核心化战略假说,公司业务分散化会导致较低的权益价值,而公司业务的核心化将导致较高的权益价值。企业资源能力毕竟有限,当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导致管理效率的下降,出现一个报酬递减的负协同效应。那么企业是否需要分拆,以及分拆的时机的选择是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当然分拆上市对母公司最大的好处在于它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如果仅是将其作为再融资的手段,也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2)加强分拆后业务与资源整合。突出主业,发展壮大主业,降低各项成本费用,加强内部管理,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从而改善其经营绩效。(3)由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以及企业自身的不足,使得分拆上市未必能很好地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所以企业在选择分拆上市时应该谨慎对待。
参考文献:
[1]郭海星、万迪昉:《分拆上市相关研究综述》,《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2期。
[2]刘永泽等:《境内上市公司创业板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机制》,《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3]王化成、程小可:《分拆上市与母公司股权价值研究:同仁堂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4期。
[4]王正斌、洪安玲:《我国上市公司分拆行为的分析与思考》,《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