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商业保险社会管理作用的路径研究
摘 要:商业保险作为经营与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应该通过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参与重大社会事件管控,融入基础性社会关系管理等路径,来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关 键 词:商业保险;社会管理;产业功能;专业优势;行业优势;行业潜能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4)03-0039-04
商业保险作为经营与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与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联系十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 。在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进程中,如何有效发挥商业保险的特殊作用,实现双赢,厘清商业保险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是关键。
一、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发挥商业保险稳固我国经济社会基础的产业功能
(一)商业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直接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012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约为1.549万亿元,资产总额突破7万亿元,增至7.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29%, 投资总额为4.51万亿元, 同比增长19.50% [2] 。截至2013年8月,全国保险业保费总资产接近8万亿元,达79 058.92亿元 [3] 。商业保险的快速发展为我国GDP的稳健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中国人寿为代表的国有大型保险公司秉承科学发展、合规经营,保费收入、资产总量、盈利能力、队伍规模、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总体实力持续增强,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保险公司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
保险业依靠其积累的巨额保险金,“可以不因市场的一时一事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投资行为” [4] ,弱化游资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可以“进入债券市场,有力支持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入股票市场,可以将资本引入经营效益好的优秀企业; 进入外汇市场,能有效支持国家汇率稳定等” [5] 。2012年6月,保监会“大连投资改革会议”之后,“投资新政13条”陆续出台,极大地拓宽了险资的投资范围,风险对冲工具和参与利率市场化的工具是其中最大的亮点。保险公司可利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平台向全面资产管理进军。可见,保险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在支持金融改革、国企改制和上市、资本市场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 已经而且还将更加大力地发挥作用。
(三)商业保险的防范风险和经济补偿功能保障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商业保险作为经营与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其风险防范与风险规避机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发生频率,以保险赔付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补偿制度对化解和消除风险更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能有效避免社会的动荡,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2012年,我国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为4716.32亿元, 同比增长20.03%,其中,财产险原保险赔付支出2816.33亿元,同比增长28.78%;人身险原保险赔付支出1899.99亿元,同比增长9.04% [6] 。2013年1~8月,产险业务赔款2061.61亿元,同比增长21.35%;寿险业务给付1601.07亿元,同比增长52.75%;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248.59亿元,同比增长27.04%;意外险业务赔款68.5亿元,同比增长12.72% [2] 。这些保险赔付为社会成员在遭受外部不利冲击时及时提供了经济补偿,使发生保险事故的人得到及时赔款,使患病人员及时得到救助,解决了伤亡人员家庭生活困难,减轻了政府财政和事务负担,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安定。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商业保险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专业优势
(一)积极参与社会保障经办,凸显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经办中的比较优势
商业保险依托城乡服务全覆盖的网络优势和规范透明、服务优质的专业优势,成为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
从其直接效益而言,(1)可以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的网络优势,为政府节省费用支出。比如,中国人寿创建的江苏宜兴模式, 新农保收取的管理费不到100万,而在其他邻近的地、市,政府要花费1000万元。(2)可以增强经办力量。以目前的状况,政府承办新农保,是1个人为1万人提供服务,而保险业投入的人力,是5~6人为1万人服务,服务质量得到保证。(3)可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提供更多附加值服务和增值服务。如,在经办新农保时,可为农民同时提供失地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险服务。
从其间接效益而言,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经办,能够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改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相对滞后状态,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稳定民心,弱化并消除各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截至2012年底,仅中国人寿已在18个省级分公司开展178家政策性医疗经办业务。其中在广东等地新拓展城镇职工经办业务,实现了新农合、城镇居民、城乡医疗救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经办全覆盖 [7] 。
(二)拓展商业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多层次与广覆盖
1. 商业养老保险。解决当前社保问题,特别是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应引入市场因素,大力发展企业年金等商业养老保险。 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大支柱,企业年金是对我国基本养老制度的有益补充 [8]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助于实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多层次与广覆盖。从20世纪90年代启动到2005年, 我国的企业年金发展较慢。2006~2010年企业年金基金由910亿元增至28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55%。到2010年底, 我国有50多家年金业务经营主体。2012年,国寿养老、平安养老、长江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等五大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缴费达661.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1.2%。截至2012年末,五大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及投资管理资产规模分别为2009.01亿元和1711.16亿元。但由于企业年金税优缺失的发展瓶颈, 目前企业年金参保人数不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10%,企业年金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2. 商业健康保险。 商业健康保险是指商业保险公司对因健康原因而导致的相关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产品,主要保险品种有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等。 商业健康保险有助于创新医疗保障机制,提高我国医疗保障水平。2012年, 我国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862.76亿元,而2013年1~8月达到742.45亿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因为我国健康保险赔付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始终在2%以下, 而发达国家商业健康保险的赔付比例一般在12%以上 [9]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医保经办服务, 成为国家医改事业发展的新生事物,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商业保险公司发展的目标、空间和路径予以明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为其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近年来,在新农合医保实践中,中国人寿探索了“宜兴模式”、“新乡模式”、“番禺模式”、“洛阳模式”和“郑州模式”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典型经验,补偿范围和补偿机制不断完善 ① 。2012年5月,项俊波主席在赴河南调研中充分肯定了中国人寿在新农合工作中走出了一条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合作共赢的道路。2012年8月, 卫生部、 保监会在郑州联合召开“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现场会”,重点介绍推广中国人寿新农合经办的“郑州模式” [6] 2 。
3. 特殊群体保险。 特殊群体保险是商业保险公司专门为社会特殊群体所开展的保险业务,其目的在于通过创新商业保险方式,有效保障弱势群体以及特殊群体的权益,消除我国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目前主要保险品种涵盖残疾人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计划生育家庭保险、军人保险、女性安康保险、大学生村官保险等10余种。如,中国人寿与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联合开发了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系列产品,惠及超过700万计生家庭,有效提高了计生家庭尤其是困难计生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和谐家庭建设。
4. 保险公益慈善。 保险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扶危济困、体现着爱与分担的行业。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公益慈善的方式很多,除了开展单项的救灾、助学、扶贫等慈善活动以外,还通过建立慈善基金会的方式开展保险慈善活动。保险企业创设的慈善基金会主要有国寿慈善基金会、人保慈善基金会、天慈基金会、平安公益基金、天使守护基金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保险业慈善活动出现了新的趋势,已经开始探索公益慈善事业的长效机制,注重持续性的规模投入和专业化运作,形成了较强的企业公民意识、较成熟的公益理念和较稳定的投入方向。如,中国人寿探索建立了“中国人寿1+N社会责任实践”模式,其中1是指保险主业,N是指从公司总部、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中国人寿志愿者协会、分支机构、员工和营销员个人等角度全面服务社会,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中。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