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新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
摘要:我国在8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乡村旅游这种新的旅游模式,在经历20多年的探索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愈来愈被人们所认同推崇,现在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最主要的选择旅游方式之一,同时乡村旅游经济反哺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商机。虽然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让人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也正在经历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期,如何让乡村旅游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博山区中郝峪村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探析“创新”手段,在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总结相应的创新策略,以期对促进乡村旅游积极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创新;乡村旅游;中郝峪村
一、中郝峪村基本概况
中郝峪村位于博山区池上镇西南部,淄博博山地处鲁中山区,是著名的山水之城,驰名中外的山东第二高峰鲁山就坐落于此,而中郝峪村正地处鲁山主峰之阳,是池上镇较为偏远的一个山村,全村共有89户人家,290口人。中郝峪村依山傍水,天然植被繁茂,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由于中郝峪村处于海拔800米左右,这里昼夜温差较大,气候条件优越宜人,近年来省内外游客慕名到此到消夏避暑是络绎不绝。全村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农户在从事农家乐的经营项目,其中有5户农家乐还被山东省旅游局评为4星级农家乐的称号。全村的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2000元跨越到2014年均人收入24800元,村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了近12倍。
中郝峪村积极响应政府所提出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号召,提出“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共同富裕”的乡村经济发展的理念,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通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打造特色绿色经济,以农民稳健致富为发展根本,实现的了乡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的良性发展,中郝峪村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顺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规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成为中郝峪村发展的基本策略,更重要的是它为博山地区乡村旅游品牌的树立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
二、中郝峪村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中郝峪由于地处池上镇的尾部,交通不是特别便利,要想吸引游客到鲁山脚下的小村享受惬意的旅游生活,该村集资了15万元一条便捷的直通小镇的旅游之路,为方便团游、自驾游的游客的到来铺平了道路,正应那句俗语“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改善乡村旅游的居住环境,村里又投资50万元,对村民的房屋进行升级改造,对全村60余户无人居住的老宅,村里统一有偿收回,统一改造成度假村。村里的厕所,垃圾由村里统一划片管理,实现垃圾日日清,保持村容整洁,这些基础设施的高标准的改善,都是为了全面提升旅游区的硬件服务质量,在软件服务上,中郝峪村秉承的是游客要求至上的原则,游客来到中郝峪村一切尊重游客的选择需要,村里的游客服务中心都会尽量满足大家的个性化要求。乡村的自然风景资源、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村民的朴素的民风,科学规范的乡村管理共同构筑了中郝峪村旅游资源的主体。中郝峪村目前正通过对农村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村风民风,生态文明的创新型的发展改革模式的探讨,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村的自然资源的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维护生态环境,实现由农业生产为主导向旅游服务业发展的质的跨越。
三、中郝峪村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资源未充分挖掘,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开发不平衡
乡村旅游在开发的前期通常都会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的特色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切入点,中郝峪村也没有例外,旅游的模式主要是田园农业、农家乐、回归自然的旅游内容居多,虽然已经的开发了农业观光,绿色农产品采摘,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体验等围绕农业生产为主的旅游项目,但是还不足以吸引那些对乡村民俗文化喜爱的人们的关注,很多人对乡村旅游的体验较为肤浅,虽然满足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追求与向往,但是缺乏精神需求及乡村民俗文化氛围。从总体上看中郝峪村目前普遍缺乏对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村民文化的梳理与整合,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状态还远远无法达到真正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各种旅游资源对于满足游客的种种不一的心理诉求出现了失衡状态,这样的发展将不利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二)乡村旅游缺乏科技化营销手段,营销方式单一
中郝峪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初时,农户是呈分散式经营为主的,这种经营没有统一的管理,往往处于一种无序化,因此在营销的手段上每一个农户还基本处于原始的推销商品的阶段,农民自己单独印发一些自家农家乐的简易宣传册或是名片在集市上散发,这样的宣传广度,力度可想而知,基本起不到乡村旅游的宣传效果。而政府虽然认识到宣传策划的意义,但往往资金有限,投入宣传费用较少,仅仅通过报纸、电台进行简单宣传,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信息是单一化的传递,语言也较为模式化,因此游客在了解旅游目的地时比较模糊化,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阶段,游客需要的是通过各种先进的传播媒介,了解到旅游地的全面情况,游客希望通过更加高科技宣传媒参与互动的方式了解旅游讯息,但是在乡村旅游的宣传手段中,通过高品格的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包装,并将其用过营销方式打造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推广给游客的意识、观念、体系还没有完善,这就需要创新乡村旅游的营销概念与模式。
(三)乡村旅游缺乏科学管理服务体系,从业人员服务能力水平较弱
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服务体系,没有懂得管理服务的团对为村里的百姓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建设性意见,中郝峪村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村里经营农家乐的农户,在食宿费用上的互相压价,严重扰乱了,乡村旅游公平竞争的秩序,而一些农户为了拉到更多的客人不惜做赔本的生意,有时为了拉客人经营户之间还出现的打架现象,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损毁了中郝峪村的旅游声誉,由于没有同一的服务质量的要求,经营农家乐的经营户在菜品的质量、品种、价格方面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经营户由于没有接受过旅游服务的正规培训,在接待游客的礼仪、服务态度方面也无法与规范化、专业化的旅游服务相比较,这些隐性的服务行为都给当地的旅游业的长足发展造成了阻碍。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