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成长性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是经济系统的单元和细胞,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载体,而成长性是企业的灵魂,是衡量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本文收集国内外公司成长性研究相关文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研究公司成长性主要受那些因素影响;另一类是如何评价公司的成长性。通过这两个方面来总结和对比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创新方向。
关键词: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成长性是预测上市公司未来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可以顺利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做出更有效的投资决策。因此,对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研究显得十分的重要。
国内外企业成长性的研究主要是从两方面来研究的,一方面是企业的成长性基础理论,即企业的成长性主要受那些因素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公司的成长性如何进行评价。在对公司成长性的评价过程中,由于对影响因素的理论认识不同,从而相应的指标体系的构建自然也会不同,由于评价的方法也会存在差异,研究的结果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国内外上市公司成长性因素理论
1.1国外上市公司成长性因素理论
科斯(1937) 他认为企业的市场交易费用与市场发达程度是呈现反向关系的,通过企业家权威来支配资源的方式可以减少企业市场机制的交易费用,而节约交易费用则是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但是节约交易费用的同时则会同时使管理费用增多,企业是否增长则取决于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的两相比较。钱德勒(1977) 认为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突破了原有制度的局限,企业内部层级制管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即垂直级管理结构促使企业的管理目标成为追求管理者阶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这种变化就是企业的成长性与管理者具有密切关系,同时他还认为企业的多元化也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原因。潘罗斯(1959) 《企业成长论》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认为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发展的原因,揭示了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奠定了现代企业成长的理论基础。
1.2国内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理论
杨杜(1995)在《企业成长论》中认为企业的成长不仅是量的增长,而且还要包括质的变化。他把经营资源作为研究的关键,从其数量、结构、性质、支配主体等方面来探讨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并且特别强调企业中未充分利用的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关键所在和动力源泉。同时,他给出企业成长的三点规律:成长模式、非均衡成长模型、复合经济模型。张林格(1998)认为杨杜的两维空间模型仅仅从规模经济和多样化经济两方面来考察企业的成长性,而没有考虑到竞争者因素。他认为,企业若想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就必须要考虑替代产品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产业竞争对手及顾客和供应商的讨价和还价的能力。他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企业成长的三维空间模型,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三维空间模型进行了描述。惠恩才(1998)从宏观总结和微观财务两个方面对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的分析。他认为影响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基本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前者包括上市公司在同行业中具有的优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上市公司的决策体系及开拓精神和上市公司的产品优势;后者包括上市公司的市场需求状况、上市公司的特殊优惠政策及其独特优势、国家的宏观调控及政策倾向、上市公司的集团控股优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表现在盈利能力、利润相对额、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增长率和市盈率之比上,且又对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吴世农、李常青、余玮(1999),认为影响企业成长性的因素主要是:市场开拓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效率、偿债能力以及成本控制水平。从理论上提出了上市公司的真正的成长是 ROE 大于资本的平均成本和净利润的增长。纪志明(2005)利用横截面数据的计量分析,通过对 763 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对公司的成长具有显著地影响。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股权结构、企业规模和财务杠杆等都对企业的成长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国内外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理论
2.1国外企业成长性评价理论
Gibrat(1931) 被认为是最早研究企业成长性的经济学家,他认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成长率并不会因为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第一次提出了公司规模及增长之间的动态模型—均衡效果法则,即公司的增长速度独立于其在观察期的规模。Welle (1974)从管理、市场、技术财务四个方面构建风险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管理是最核心的因素。Ardisshvili、Delmar 等人(1997)认为雇员人数、产出量、市场份额、资产额、营业收入、利润额是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主要因素,并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验证企业的成长性。Karl Lundvall 和 George E.Battese(1999) 通过对不同产业中企业技术改进与成长关系的研究,认为企业的规模与技术效率存在高度正相关性。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规模来提高技术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成长。Erkki K.Laitinen (2002) 以 93 家芬兰高技术企业作为样本构建了由竞争力、财务表现、生产要素、成本、产品、作业、收入等 7 个指标评价体系,来评价企业成长性的强弱。
2.2国内企业成长性评价理论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