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分析(3)
1)强者恒强,赢家通吃。看看一下互联网领域的三大领域:电子商务、搜索、社交,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所占的份额均超过50%,显示出一副“武无第二”的势头。未来互联网金融将继续延续这一趋势,在经历初期的诸侯混战后,市场将向少数几个“赢家”汇聚。如何成为未来的赢家,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们要思考的问题。
2)差异化经营。即使未来成不了赢家,也未必注定就是失败者。更多的企业将进入更加细分的市场,以差异化经营的方式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3)一站式的金融:未来储蓄、投资理财、保险、支付以及借贷将体现出一体化的趋势,人们将更加追求金融服务的可选择性和便利性。人们将逐步抛弃买股票、基金、保险还要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卖出后还要等n个交易日才能转出的服务模式;同时,手中持有一堆的银行账户、信用卡也将被视作“恶梦”般的体验。人们将追求更加自由、方便地管理个人的资产与财富。因而,未来综合的互联网金融门户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来,就像当初国美、苏宁将一个个厂家自营的门店击打出局一样,未来少数几家金融门户也会让众多零散的理财渠道出局。
4)专业化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总伴随着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而分工则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北大核心期刊但在一个新生事物刚诞生时,情况可能正好相反。以P2P为例,现在国内雨后春笋般冒出2000多家,每家干的基本都是一样的活,而且基本什么都得自己干,比如市场、营销、产品、征信、评级、评估、担保、风控、IT系统建设等等。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以及客户对服务要求的提高,很难有企业能在所有领域面面俱到,这时,专业化的发展就会成为大家的共同选择。到那时,可能最好的P2P企业会回归P2P的信息中介本源,只做单纯的交易撮合平台,其它的事情由其它更专业的企业来做。
5)信用体系建设:未来金融服务势必建立在信用数据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的利器。现在几乎所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强调积累信用数据,做大数据分析。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国家规划,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将给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巨大的支撑。
好消息是,近日,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起草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5]已上报国务院,国家信用体系建设框架即将于近期公布。2017年,将建成集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根据规划,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实现了社会信用的全面覆盖。
4.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相对传统金融,具有如下三大优势:
1)技术优势。互联网金融综合运用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搜索、SNS等最新的技术和应用成果,在了解用户偏好、挖掘潜在用户、有针对性地提供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综合成本、提高用户粘性等方面具有传统金融无法比拟的优势。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在策略上采用了与传统金融差异化的经营方式,将业务重点聚焦在传统金融薄弱的领域,迅速打开了一片蓝海,制造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得传统金融企业真实地感受到了潜在的危机,并被迫跟进,从而促进金融行业的大变革、大发展。
2)理念优势。当传统金融行业的领袖们谈论“普惠金融”时,不知道闪过他们脑海的是否是“施舍”两个字?他们需要从现有的宝贵资源中拿出一部分来“施舍”给中小微企业和普通大众,然后等着别人感恩!而互联网金融的理念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他们天然就是为中小微企业和普通大众而生,并以为他们服务为理想和目标。可以这么说,如果传统金融不能真正理解谁给谁“施舍”的问题,它们将没有明天!
3)后发优势。由于林毅夫教授反复提及,加上林教授和杨小凯教授的“后发优势”VS“后发劣势”之争,“后发优势”的概念变得人所皆知。我个人更倾向于“后发优势”,因为道理很直观:自己开辟道路走和沿别人开辟的道路走,孰快孰慢?不辩自明!互联网金融企业完全可以在利用自身技术和理念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传统金融的弊端和优点,轻装上阵,加速发展!
5.互联网金融的前景:颠覆、融合还是演变
近年来,颠覆两字被频繁地用在网络媒体上,今天电子商务颠覆了传统商务,明天互联网金融又颠覆了传统金融等等。但我觉得这些文章做秀、炒作的成分要多于实际的情况。因为这不符合客观规律。我们从小学就知道事物要经过量变才能达到质变,这一客观规律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诞生而改变!
个人认为,从中短期来看,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是个融合的过程,彼此吸收对方在专业、技术或理念方面的特长为我所用,互相合作又互相竞争;互相补充又互相渗透。从长期来看,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一方将逐步扩大战果、取得优势,并不断创新模式,而落后的一方将被演变。
三、后记
有句名言说的好:思想有多远人类就能走多远!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正在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引发人们对未来的重新思考。
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尤其是金融领域,确立了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地位,积极释放改革红利,确立了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有幸目睹并参与了中国人民赶超世界的完整过程,这是我们这代人最大的幸运!我们决不能辜负如此大好机遇和大好时代!
祝中国梦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志武.《金融的逻辑》,2009
[2]百度百科互联网金融(概念)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299900/12032418.htm?fr=aladdin
[3]罗明雄.丁玲.《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
[4]周小川.《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辅导读本》,2013
[5]环球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http://finance.huanqiu.com/data/2014-06/5038706.html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