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参与率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探讨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我国 1982-2010年人口普查和人均GDP数据,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方法对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会降低劳动参与率,同时劳动参与率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关键词:劳动参与率 经济增长 格兰杰检验
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劳动力作为最主要的生产投入要素之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面对人口红利是否已经终结的讨论,很多学者也在关注劳动参与率变化对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田成诗、盖美,2005)。《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指出,目前仅从总体数量上来看,我国劳动力供给仍然比较充裕,但是人口结构和劳动参与率都有所变化。都阳认为只有劳动参与率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同时失业率能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才能充分地发挥人口年龄结构所带来的优势(都阳,2007)。同时,蔡提出劳动参与率的扩大能够减缓人口红利减弱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带来第二次人口红利(蔡,2010)。因此,研究劳动参与率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郭琳、车士义,2011)。我国劳动参与率的状况到底如何?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本文利用我国 1982-2010年的人口普查和人均GDP 数据,分析我国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劳动参与率变化趋势分析
劳动参与率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比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国民人口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10年我国16岁以上劳动参与率为70.96%,属于较高水平。从整个六次人口普查来看(见表1),多年平均劳动参与率为77.28%,但基本上呈现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0.36%,且与年份序列的相关系数达到0.83。其中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参与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率为0.59%,为整个人口普查年份劳动参与率年平均下降率的1.64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参与率在80年代出现短暂的增长,90年代以后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尤其是在2000年前后下降幅度最大。尽管如此,还远远高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劳动参与率水平。
(一)劳动参与率年龄曲线
劳动参与率年龄曲线是指劳动参与率随年龄变化所形成的曲线,反映了不同年龄劳动参与率的差异,它表达了人口生命周期中劳动就业变动规律(王金营、蔺丽莉,2006)。无论1982年还是2010年,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参与率都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呈现倒“U”型曲线。劳动参与率从15岁开始逐渐上升,20-25岁仍处于上升态势,在25岁达到高峰并且平稳的持续到45岁,在45岁后劳动参与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因而,虽然年份各有不同,但是劳动参与率的整体趋势符合人的生命周期规律,由于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的实行(彭秀健,2006),加快了劳动参与率的下降。由图1可知,劳动参与率的年龄模式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尤其是低龄组(15-24岁)和高龄组(50岁以上)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值得注意。
(二)分性别低龄组与高龄组劳动参与率
由表2可知,15-19岁年龄段,女性劳动参与率普遍高于男性,但这个差值由1982年的7.55%变化为2000年的2.64%,到2010年出现男性劳动参与率略高于女性。在20-24岁年龄段,男性劳动参与率高于女性,且这个差值呈现周期性变化,基本上在5%范围内。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低龄组劳动参与率均变小,且15-19岁年龄段的减小幅度远大于20-24岁年龄段。上述表明,教育改革和义务教育使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开始渐渐变大,女性接受教育时间也开始渐渐变长。
高龄组人口包括50-54岁、55-59岁和60-64岁三个年龄段。 50-54岁和60-64岁的男性劳动参与率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1990年时劳动参与率较高的年份,55-59岁的男性劳动参与率从1982年的82.96%上升至1990年的92.30%,在2000年后稳定在80.3%左右。然而,女性劳动参与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50-54岁年龄段女性1982年劳动参与率为50.90%,1990年和2000年保持在67%左右,2010年有小幅度的回落。55-59和60-64岁女性劳动参与率基本处于上升状态,60-64岁女性劳动参与率由1982年的16.87%上升到2010年的40.58%。
经济增长变化趋势分析
从上述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可以看出,劳动参与率的变化主要由低龄组和高龄组两个年龄组别引起,并且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改变连带着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参与率曲线。关于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较多,本文采用GDP衡量经济指标,用历年的通货膨胀率将各年的GDP转化为1980年的不变价格,同时加入城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社会微单元经济增长,作为一个辅助变量,以分辨出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GDP基本上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多年平均增长率为2211.1亿元/年。1992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由经济政策调整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趋势明显。在1992年前(不含1992年),经济增长速度较缓,平均增长率为68.10亿元/年,其中1988年和1989年略微下降;在1992年后(含1992年),经济增长迅速,平均增长率为3570.50亿元/年。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