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参与率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探讨(2)
我国人均收入基本上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多年平均增长率为109.65元/年。为保持GDP分析一致,将1992年作为转折点。在1992年前(不含1992年),城镇人均收入增长较缓,平均增长率为37.38元/年,其中1988年和1989年呈现下降,分别减少了5.8元和10.8元;在1992年后(含1992年),人均收入增长迅速,平均增长率为166.64元/年。在各时段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趋势比GDP增长趋势显著。
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思想是:如果A是B的原因,则A先于B出现,在加入A滞后项的回归模型中,A滞后项的系数应该统计显著,并能够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毛洪涛、马丹,2004)。采用Eviews软件,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辅助变量,进行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检验,其中R表示劳动参与率,G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I表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由表3可知, R不是G的格兰杰原因,而G是R的格兰杰原因。这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经济发展优先于教育发展,尤其是高中和大学的教育,导致了15-24岁劳动参与率降低,从而引起劳动参与率的变动。在因先果后的假设前提下,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了经济增长是劳动参与率原因这一结论,而否定了劳动参与率变动先于经济变动这一命题。R是I在10%显著性水平下的原因,而I是R在5%显著性水平下的原因,二者彼此互为因果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参与率变动必然导致人均收入的改变,同时随着人均收入的变化,必然改变人的生活观念,导致劳动参与率的变动。
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增长的平衡性检验
大多数经济数据是非平稳数据,不能直接用来建立回归模型。如果用非平稳数据建模,极容易产生“虚假回归”问题。为了避免“虚假回归”,揭示变量之间真实关系,必须对非平稳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刘舜佳,2008)。
(一)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由表4可知,劳动参与率离差较小,其次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与偏度和峰度关系是一致的。
(二)平稳性检验
采用Eviews软件,利用AIC和SC准则,G、R和I的ADF检验方法均为滞后一期,按照从无约束到逐步增加约束条件的顺序,利用不同形式的检验方程,对三个指标加以检验。由表5可知, G、R和I均为1阶单整,即都是I (1)过程。
结论与政策建议
文章通过对劳动参与率和经济增长趋势分析,利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和平衡性检验来实证劳动参与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增长导致劳动参与率降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开始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自由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出的活力与技术革新降低了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互为因果关系。劳动参与率增加导致城镇化进程加快,增加了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导致劳动参与率降低。
面对我国“人口红利”是否终结的争论与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一不争的事实,如何能够释放二次红利,使得经济保持稳定可持续的增长。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制定劳动力政策提供有益启示。首先,通过缩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职业化教育,使得劳动力的初次就业年龄变小,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其次,实行梯度渐进的办法推迟退休年龄,稳定整个社会的劳动力供给。再次,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变化对整体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较为显著,调节女性劳动参与率,适时应对经济增长的变化。最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发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参考文献:
1.田成诗,盖美.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7(2)
2.张璐.中国劳动力供给出现拐点,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4(1)
3.郭琳,车士义.中国的劳动参与率、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9)
4.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EB/OL]. http://data.bls.gov/pdq/SurveyOutputServlet
5.王金营,蔺丽莉.中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与未来劳动力供给分析[J].人口学刊,2006(4)
6.彭秀健.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供给[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6(4)
7.毛洪涛,马丹.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财经学,2004(1)
8.刘舜佳.国际贸易、FDI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基于1952-2006年面板数据的DEA和协整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1)
9.劳动力供给变化趋势与实现更加充分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我国劳动参与率变化分析[J].关注,201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