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性分析(2)
(四)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
作为经济规律运行的客观结果,流通国际化与流通专业化促进了商品市场需求的国际化和多元化。但就我国现阶段的商贸流通业而言,实现流通国际化与流通专业化的目标仍然是以东部地区为主。表1就2010-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商贸的对外流通产值与西部地区商贸的对外流通产值进行了详细对比(孙月卿等,2011)。
由表1可知,由于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的速度也较快,使得以东部为核心的流通国际化的商贸产业发展迅速,且商贸国际流通产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而与东部相比,我国的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政策的制约,使其商贸的流通国际化产值处于较低水平,虽然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但是增长的幅度极为缓慢,严重影响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阻碍了商贸流通业的和谐发展(张慧,2013)。
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要以建设全国性的商贸流通市场、发展全国地区的商业流通贸易为方向,以区域及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为基本手段,通过建立不同区域间的相互合作、完善全国地区的商贸基础设施以及建立健全的流通业发展政策来实现全国范围内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协调发展,从而使商贸流通业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发展路径。首先,从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商业网点布局着手,加大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力度,在缩小与东部差距的基础上,建立统一开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以及结构优化的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其次,国家需要下达相关政策并实施宏观调控来加快商品流通以及资金周转的速度,从而充分发挥商品流通对生产的服务及引导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向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向转型,并最终形成开放且协调的统一商贸流通发展格局。
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合作
一方面,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应打破区域封锁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全面发展。首先,应在全国各省级政府、行业、商会与企业间建立流通业的协调与交流机制,从而为实现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合作提供稳定的发展条件。其次,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商业资源,扩大商贸流通业的合作领域和合作范围,各省级政府也应该通过建立有利于本省流通业发展的合作项目和开发综合性合作平台等方法,促进商贸流通企业之间的跨省合作,从而提高行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率。
另一方面,我国应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并从整体上提高中西部经济的吸引力与辐射力,从而缩短其与东部商贸流通业之间的差距。首先,中西部商贸企业应该认识到加强区域商贸合作不仅体现在国内企业、行业以及协会的具体合作中,同时,也应体现在对国际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因此,在进行扩大对外开放的工作中,中西部商贸流通业要把握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以自身的优势产业(有色金属、食品加工、汽车制造)为依托,通过加强与东部商贸企业的合作或丰富自身的销售渠道等方式提高中西部商贸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知名度,以达到吸引投资并实现与国际企业合作的战略发展目标。
(二)加大发展中西部现代流通业的力度
一方面,我国应加强中西部地区的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充分发挥中西部交通枢纽地位的重要作用,从提高商品流通速度的角度缩小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差距。中西部地区要深刻意识到“交通先行”是使地区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的关键,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均有一个发达且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因此,在促进商贸流通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重点强化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置建设,并建立以中部地区为主的快速、便捷且顺畅的完备交通运输体系,从而为中西部的商品流通提供稳定的交通运输环境。
另一方面,全国范围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企业也应加强其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从而促进地区的整体发展。首先,中西部地区流通企业应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并建立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的出口商品基地与商品交易中心,并以网络化的办公体系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商品流通,从而实现商品流通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其次,中西部地区应集中发展自身具有较大优势的商品流通业,从而使优势产业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缩短与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差距。例如,中西部地区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因此,努力推动以能源产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市场的形成并逐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贸易条件,对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实现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