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日农产品流通体系比较及其路径优化(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25 09:1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孙蕊等
分享到:

 


  可以看出日本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对产品价格影响最大的是生产环节和终端销售环节,中间的流通环节所占费用非常少,这与日本土地资源稀缺,日本政府处于本国战略安全需要,大力扶持农户和零售业有关。生产者和零售者占据了生产成本的60%以上,也占据了销售利润的60%以上。消费者在这个高效的流通体系中福利受到了损失,日本是世界上农产品零售价格最高的国家之一。

  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分析

  近1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肉、蛋、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产量、消费量长期居于世界首位,但主要农产品价格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经济学论文而且价格波动幅度也呈现逐步放大的趋势,究其原因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却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发展水平。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小农生产与统一开放的大消费市场之间的矛盾,两者之间存在着供给与需求的时空差异,同时连接两者之间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也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发展的今天,农产品流通渠道是否畅通,是否高效将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将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将影响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目前农产品流通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影响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表2是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变动情况,可以看出,最近10个月,我国消费价格稳步上涨,其中食品价格对物价上涨的贡献率是最大的,同比平均增幅达到3%,农产品在食品中占据了主要的部分。

  我国农产品价格近十年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鲜果价格、鲜菜价格季节性波动明显,肉类价格变化呈现非常明显的周期性,水产品价格和粮食价格逐年稳步上涨。我国农产品价格逐年上涨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以外,农产品流通成本过大,损耗惊人是我国农产品价格快速增长的重要推手。

  如图4所示,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现代流通渠道与传统流通渠道并存,既有简单的零级渠道,也有复杂的多级渠道,物流成本在整个农产品成本中占据比例逐年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主要的载体要素包括农户、农业合作组织、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市场体系主要包括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要素主体依据在交易市场中所占据的地位进行利益分配,从地头到零售市场,中间环节众多,层层加价,导致终端成本上涨,价格传导机制滞后;要素主体互信机制明显缺乏,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不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批发和零售市场未能起到公益性的稳定增加供给,平衡需求,防止垄断,保护食品安全的职能,相反成为增加农产品流通成本的重要一环。在支撑体系建设中,召回制度和准入制度形同虚设,只要交纳管理费,都可以进入市场流通,对农业保险、产业依托等支撑要素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同时城市物流存在管理费用、装卸费用、停靠费用昂贵现象,根据估算,我国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是产地到销地物流成本的4倍,理顺农产品流通体系任重道远。

  中日农产品流通体系对比分析及其路径优化

  (一)中日农产品流通体系对比分析

  通过中国和日本两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国有着相似的农业生产环境,但日本农产品流通体系较中国的损耗小,成本低,运行效率高,我们可以从流通载体、支撑体系、服务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如表3所示。

  首先,从流通载体上看,如图4所示,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批发商、零售商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的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流通载体以批发商和零售商为主。农业合作组织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截止2013年底,我国工商注册的98万家,覆盖了我国四分之一的农户家庭,如表4所示,但我国农业组织大部分是功能单一,组织化程度低,只起到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作用,而日本农业流通载体和我国大体相似但组织程度和承载功能差异较大。

  日本农协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组织,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进行公司化经营,绝大部分农户都是农协的会员,农协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方位服务,80%的农产品通过农协销售,农协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农户生产的手续费。日本批发、零售市场体系大多数具有公益职能,渠道主体功能明确,相互分工协作,相互之间通过网络连接,主体信息沟通畅通,这一点是我国流通体系目前急需要完善的方面。

  其次,从支撑体系要素上看,我国农产品流通机制处在逐步完善阶段,政府、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多头参与,多头管理,导致流通主体过多关注自身利益,忽视市场要素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生产、批发和零售之间的利益波动幅度,受市场管理者影响较大,市场的公益属性没有体现出来。日本市场主体主要是农协或其他农业团体,政府是市场主体,但主要起到了监督者的作用。日本农协和农户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形成了利益联盟,农协的收入主要来自代理农户的手续费以及附加增值服务上,如为农户办理金融和保险收入,如果年底有盈余,一般按照农户的红利进行分配。日本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价格主要是通过拍卖交易和契约交易形成,期货市场和拍卖市场共同促进了价格的形成,其电子结算已经成为农产品市场最主要的结算方式,电子化信息传递方式已经成为主流,市场信息发布与反馈系统已经建立。我国目前市场价格形成仍主要依靠传统的供给推动和需求倒逼两种模式,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价格转移能力较强,生产环节的议价能力较弱,价格机制有待理顺,交易方式仍以现金交易为主,供求传导机制受不同利益主体制约,效率较低,信任机制的建立任重而道远。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