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机车车辆工业机械加工技术的现状和近期发展趋势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7-04 16:1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保磊
分享到:

 

  摘 要 近几年,伴随我国机械加工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大量科技人才的培养 ,形成了“中国制造”已经遍布全球,中国高铁更是闻名世界。主要得益于机车车辆工业机械加工技术已经迈入了计算机数控时代,以NC机床和MC为基础的柔性制造单元(FMC)和柔性制造系统(FMS),已经相应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能将物料流及信息流的处理集成——大系统的自动化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均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 机车车辆工业;金属切削;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U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5-0076-02

  1 概述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大力推广应用CAD/CAM等技术,很多企业已开始和计划实施应用ERP、MRPII和电子商务。许多机械制造企业的NC机床和CNC机床应用相当普遍,几乎覆盖了整个金属切削机床品种类别和主要的锻压机械工厂。领域之广,可与许多发达国家并驾齐驱。近期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我国机械加工技术将会迈进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机车车辆工业机械加工技术水平会进一步提高。

  2 我国机车车辆工业机械加工技术的进步

  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逐年大幅增加,运输量加大、运输要求增高,机车车辆工业企业的“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经营战略方针已经取得巨大成效,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应用新材料,在机械加工改造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2.1 机械加工行业人才和设备的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才培养不仅在注重机械理论研究人员的培养,同时培养了大批操作能力强的技能人员和材料科学人才。改变了原有的人力构成,建立了新型的机械加工技术人力构成,注重实践和理论、设备和人的结合机制。为了适应现代化铁路运输机车车辆需要,许多企业已经完成现代生产技术的改造,特别是许多品种的计算机数控车床的应用,大大提高加工能、加工质量和加工工艺,特别是针对机车车辆的步伐关键零部件及大部件的加工关键工序,促使我国进入世界高速铁路前列。

  2.2 高新机械加工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机械加工能力及新型刀具的开发应用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先进技术不断进步和应用。近些年不断进步的现代科学技术,使得机械加工技术转向与数控技术、核心期刊精密检侧技术的相互结合,向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的高水平方向发展,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总结近期机械加工的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如下特点:1)在对工件切削上向超高转速、超强力、超高效能方向发展。由于对金属切削锻压机床结构改进设计使得制造水平的大大提高促使新型刀具应用及新型材料的的研发,使切削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极大地提高;2)通过对设备的改进后,加工产品向精细化、超精密化及细微化机械加工技术方向发展;3)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及在制造加工系统应用,使得加工设备越来越自动化。为适应社会竞争中能取得优势,将机电设备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在不断加快,且品种类型越来越更加专业化,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将在今后推动新加工技术快速的发展。因此,自动化加工技术必将迈向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信息化方向发展;4)将采用绿色环保制造技术。促进精益生产、柔性生产、敏捷制造的发展。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