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0-06 15:5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曙光
分享到:

 



  3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的确定

  加工轴类零件切削工艺必须要遵守“先攻基准、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的原则来进行加工,这与大部分的加工原则类似。在利用数控车床对误差变化范围较小的零件进行切削,必须选择轴的最右点为起始位置。在加工时,主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分析轴类零件的样图。我们在制定加工工艺时,重要的依据就是零件样图中提供的使用参数,和对轴类零件表面粗糙度、同轴度、平行度等数据的具体要求。在加工过程中要对这些具体的数据要求严格遵守是加工出合格质量轴类零件的保证。

  (2)加工路线的拟定。首先,对轴类零件的样图进行分析,再依据“基准先行”的标准,进行外圆的加工,从而为其他表面提供基准线;其次,依据“先主后次”的标准,先对接近理想状态约束多的零件外围部分进行处理。在轴上的花型键槽、矩形键槽及螺孔等在外围表面加工一定的精度后再进行加工[2];再次,当轴类零件要进行打孔时,要先加工端面,打中心孔再进行钻孔,这样做的目的是尽最大可能的确保同轴度、平行度等,提高钻孔的加工精度。

  4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流程分析

  备料—锻造—退火—粗车—半精车—淬火—精车—磨削若轴类零件的基准面以及加工方案确定后,正确安装固定毛坯,就可以开始操作流程。车削和磨削是轴类零件最常用的加工方法。车削适合粗加工,而磨削则主要用于精细加工。轴类零件成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预加工处理工段、半精加工工段、精加工处理工段,假如轴类零件要求较高,应补加上光整加工工序。

  (1)毛坯的预加工工段。毛坯和成品明显不同,选择好毛坯材料后,首先进行粗加工将毛坯上的多余部分进行切除,这样毛坯的形状和大小就越来越和成品接近,为后续加工打好基础,减少成本投入。预加工包括对毛坯进行校正,这主要针对毛坯在各种外界作用下的弯曲变形等情况;另有,在使用棒料时要先将毛坯多余的部分进行切除;当对一些需要钻孔零件加工时,要先进行断面的切除再进行钻孔;如果使用的尺寸较大的锻件,要先进行表面氧化层的拉荒处理,以减少后期工作量[2]。

  (2)进行轴类零件的半精加工工段。半精加工是在粗加工后的一个加工阶段,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缩小与轴类零件的样图差距,更接近成品的要求。在进行半精加工前,先调制零件,通过改变物理结构,从而有效改善轴类零件的抗弯曲性和抗变形性能。

  (3)精加工工段。经过半精加工后,还有小范围的误差,这就需要进一步的精加工处理,以保证零件达到样图的各项参数要求。在进行精加工前,轴类零件的物理结构要做出改变,可以对其部分进行加温处理,通过对其外圆或锥面进行精细研磨,确保主轴的精度要求。

  (4)光整加工。一些用于特殊场合,加工条件和方式受到一定限制的轴类零件,可以采取此种操作,使之更能适合机械运转的需要。

  经过以上的工艺流程后,轴类零件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基本满足了要求,可以保证零件在机械中的使用达到预期的目标。

  5 小结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对于机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轴类零件在机械中的功能还没有能够代替,其功能还在进一步的拓展,我们研究其工艺过程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能使从业人员进一步了解其工艺技术。

  参考文献:

  [1] 江灵智.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J].科技领域.

  [2] 孙雁.论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J].实战案例.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