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情境自觉:小学情境数学的应然追求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24 17:0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海峰
分享到:

 

  摘要:在小学情境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厘清情境的内涵与外延,理解情境的特点和要义,通过对情境创设必要性的自觉考察,对情境创设合适性的自觉考虑,对情境简约性的自觉考量,对情境有效性的自觉考评,不断激发情境自我觉醒的源动力,合理利用引发自我反省时的摩擦力,着力提升情境自我创建的向心力,努力做到情境自觉。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情境自觉”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1-0070-03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文化自觉”[1]的概念。他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自己的文化应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文化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应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即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闻一知十,在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十余年的今天,在“情境”一词越来越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时代话语的当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理应把准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厘清情境的内涵与外延,理解情境的特点和要义,自觉将情境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中,完成从情境创设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到情境的自我创建的历程,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情境教学[2]的情境自觉。

  一、矛盾:催生情境自我觉醒的源动力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和广泛应用性的学科,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它的抽象性。而小学生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数学抽象的学科特点与儿童学习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撑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

  正是因为我国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没有能够很好地化解这一矛盾,教学中更多重视的是抽象的数学知识本身,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导致了教学目标趋于功利化。为了让学生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而“不择手段”,题海战术一度风行。正如美国杰出数学家柯朗(R.Courant)在《什么是数学》的序言写道:“今天,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了严重的危机。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数学研究已出现一种过分专门化和过于强调抽象的趋势,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以及与其他领域的联系。”[3]这既是半个多世纪前柯朗对美国当时的数学教育的评价,也是我国长期以来数学教育的真实写照。

  2001年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学习过程中三维目标的培养被纳入课程标准目标体系,自此,数学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解题训练,数学的应用、数学与其他学科及领域的联系越来越被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也不再仅是抽象的思维训练,数学的学习可以是很具体、生动而且形象的。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随处可见类似这样的描述:“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情境”一词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出现了62次之多。情境架起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象的儿童思维之间的桥梁,它联结起数学与生活,让理性和感性相趋近,使抽象与具象相映照。[4]情境教学将知识镶嵌在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高效地学习数学。情境成功解决了抽象数学与具象学习之间的矛盾,而抽象数学与具象学习之间的矛盾也成为了催生教师情境自我觉醒的源动力。

  二、误区:催发情境自我反省的摩擦力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开始运用情境教学,情境创设渐渐被部分教师视为数学课堂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法宝。而这种扩张式的应用也使得情境教学渐渐走入了一些误区,使得情境创设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纵观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笔者认为情境创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可信度不大。近代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情境没有了可信度,同样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一时的教学效果,挖空心思,胡编乱撰,创设出的情境漏洞百出,与生活实际严重不符。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所获得的知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当日后学生发现情境与生活不符,当学生开始怀疑情境的真实性时,他对知识的真实性也难免产生怀疑,这样的情境不要也罢。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创设真实合理可信的情境,这样的情境下的学习才是有效的、高效的、持久的。

  2.目的性不强。在很多公开课教案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之类的小标题,而且往往是在教学的开始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创设完情境引入到新课之后,就将情境抛诸脑后。殊不知,创设情境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是为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镶嵌在具体的情境中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创设了某种情境,希望学生顺着所创设的情境,水到渠成地进入新课内容。然而由于所创设的情境目的性不强,围绕的主题不明确,问题的指向不清晰,导致学生“顾左右而言他”,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弱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性价比不高。教学活动与商业活动一样,也要考虑它的性价比。事实上,部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并没有追求“价廉物美”,为了创设出某个更真实、更华丽的情境,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于是经常出现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笔者曾经看过一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公开课,课前教师让每位学生准备了水果刀、土豆、砧板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切土豆感受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经验,对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已有一定认识,如此大费周章意义实在不大。如此精心准备公开课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每节课都用这样的方式去准备,“长此以往,课将不课”。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