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情境自觉:小学情境数学的应然追求(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24 17:0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海峰
分享到:

 

  4.数学味不浓。情境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抓手,无论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抑或是引导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其核心要素“数学”是不可改变的。而当下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出现“去数学化”的倾向,生活味十足,数学味不浓。过于强调现实生活情境,忽视数学学科特质,甚至把情境等同于现实生活。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情境背后的数学本质,带领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从而领悟数学规律,掌握数学本领。

  在情境教学全面走进小学数学课堂的大背景下,情境创设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上所述,不一而足。这些都是影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向正确方向发展的阻力,也是前进道路上不可缺少的摩擦力。它催发着小学数学教师对情境创设的自我反省,只有澄清认识,走出误区,才能让学生在优化高效的情境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专情:催化情境自我创建的向心力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在亲历了情境的自我觉醒与自我反省的基础上,对情境的意义和内涵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对情境的自我创建呢?情境教学融情于境,情境交融,要想实现情境的自我创建,必须对情境教学“情”有独钟,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经历入情、动情、忘情的三层境界,以专情的态度催化情境的自我创建。

  1.入情。作为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的桥梁,情境创设的首要任务是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去。好的情境犹如聚光灯,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让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的情境犹如催化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生的思维中进行化学作用,帮助学生轻松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本质;好的情境犹如导火索,将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引领学生充分感悟数学的魅力。因此,无论创设的是生活情境、故事情境,还是角色扮演情境、问题情境等,在创设情境时都要紧紧围绕数学核心,切忌华而不实,舍本求末,避免学生与情境貌合神离。只有创设出有效贴切的情境,才能真正带领学生进入“入情”的状态,并且将这种状态保持到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和内化。

  2.动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同样,情境创设的艺术也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情境正是教育艺术中那“兴奋的情绪”、“主动性”和“生气勃勃的精神”。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入情”是情境教学的第一层境界,而学生在情境中酣畅淋漓的思考,大胆流畅的表达,积极主动的探究则标志着学生进入了“动情”的第二层境界。情境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地学习,“兴奋的情绪”、“学习的主动性”、“生气勃勃的精神”在情境中得到彰显和释放,这种状态下进行的学习才是最高效、最理想的。

  3.忘情。情境教学的第三层境界是“忘情”。“忘情”既指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时忘我的情绪状态,也指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忘记”了“情境”的存在,达到了“忘情”的至高境界。情境教学始于“入情”,推进于“动情”,终于“忘情”。情境创设的核心价值不在于追求外在的热闹,而在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探究行为的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爬坡状态。学习数学必须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或者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寻求结果的意义,进而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中,思维的质量决定了学习的效果。教师要一步步地把学生带入相关情境,让学生感觉到情境就在眼前、我就处在情境中。情境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助推剂,使学生的思维在高速运转的状态下,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以上仅是笔者对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一些拙识浅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最优化的情境不是只言片语能够概括的,对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通过对情境创设必要性的自觉考察,对情境创设合适性的自觉考虑,对情境简约性的自觉考量,对情境有效性的自觉“考评”,不断激发情境自我觉醒的源动力,合理利用引发自我反省的摩擦力,着力提升情境自我创建的向心力,努力做到“情境自觉”。

  参考文献:

  [1]张荣华,费宗惠.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

  [2]李吉林.情境数学探索的故事[J].人民教育,2004(20).

  [3][美]R·柯朗,H·罗宾.什么是数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

  [4]成尚荣.通透情境数学的哲学意蕴和操作要义[J].小学教学,2013(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