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核心知识”基点:认知块 问题串 思维场(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7 17:1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荀步章
分享到:

 

  (三)问题开放

  教师问题串创设与开发,需要适度开放。如果采取亦步亦趋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感到厌烦与无趣。对问题串层层探究与适度开放,使问题更加呈现价值性与多样性,解答路径与评价过程也就开放了。“3”表示“3个一”还是“3个十”,为什么?“3”的后面为什么不写“0”?可不可以写?等等问题探讨,使学生对箭头指向“3”的意义更为深刻理解,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里自觉地进行反思,自主地寻求突破。

  省测题2:小熊吃了一个西瓜的1/3,小猴子也吃了一个西瓜的1/3,结果小熊吃的西瓜比小猴子吃的少。请解释为什么?

  学生答题情况:

  本题考察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考察能力属于“数学理解”范畴。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理解。正确答案是,因为小熊吃的西瓜小或者小猴吃的西瓜大,或者两块西瓜不一样大,或者其他合理答案。学生达到优秀水平为65.1%,成绩不够好。分数意义教学中的“核心知识”有没有强化?是如何强化的?学生的答案可能会给我们一些思考。

  (1)得分为0分的答案:

  (2)得分为2分的答案:

  (3)得分为4分的答案:

  学生的答案给我们启示,生活经验向数学概念的运动,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具大挑战。这里“核心知识”表现为教师问题串中问题的“内驱化”。

  (四)问题理解

  从得分为0分的答案可以看出,在单位“1”教学时,总是喜欢抓住了“平均分”这个“牛鼻子”,使部分学生在理解上较“死板”,不论什么问题,都围绕平均分去回答,对单位“1”的本质没有清晰理解。得分为2分的答案中,主要反映了儿童的生活经验,从分得的多少出发,或通过面积意义理解,把小熊吃的西瓜与小猴吃的相比较,理解是浅层次的。教学应抓住问题串中“核心知识”反复探究实践,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概念相互作用,在实践中慢慢感悟,在问题探究中逐渐理解。

  (五)问题研究

  外部问题情境营造要真实,它又为内部问题情境生成服务,内部问题生成才是学生个人问题解决活动的开始。小熊吃了一个西瓜的1/3,小猴子也吃了一个西瓜的1/3,谁吃的多一些?问题来自于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儿童外部情境的具体反映,要促成内部问题的生成才是儿童个体的真问题。问题串探究要能促进学生内心真实地形成一种悬而未决又力图解决的认知冲突状态。问题串既要指向于学生的外部情境,更侧重于内部问题的本质探究,在单位“1”与“平均分”之间寻找突破与平衡。

  (六)问题构建

  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要借助于实践操作,比较三种不同情况,让学生一目了然。对于“平均分”地理解,要分清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整体单位“1”的量、平均分为几个部分和每部分的量,初步建构“平均分”的意义,发展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平均分”,在研究分数时,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运用这一概念的各种实践情境,激活他们多样化生活经验,同时引导学生解决不同表征形式的问题,建立起正确的对应关系。

  三、课堂思维场中的“核心知识”

  市测题3:

  (1)小冬和小芳两家相距多少千米?

  (2)某一天,小芳从家去电影院,走到学校时,发现电影票忘在家里,只好回家去拿,小芳去电影院比平时多走了多少千米?

  本题考察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考察能力属于“解决问题”范畴。本题满分6分,扬州市学生综合得分率为83.75%。此题是教材一道习题的拓展,其中线段图与教材完全一致,错因包括:(1)部分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把双向路程理解为一个单程;(2)计算有误;(3)少数学生解题思路混乱。反映出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综合理解题意的能力缺乏。这里“核心知识”表现为课堂思维场中的生成思维。

  (一)关注思维

  对于题目中的线段图,部分学生视而不见。线段图对于问题1的解答作用更多一些,图中直观看出把三段相加,很快能求出小芳家到小冬家的距离。第2个问题,求小芳比平时多走的路程时,很多学生没有联系生活经验,也不看图理解,片面认为是1.5千米。在平时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具体图形或生活经验中,分析问题特征,抓住关键思维点,多变化,多开放,让儿童在“问题陷阱”中引发思考,激发兴趣,发展思维。

  (二)引领思维

  思维场是数学核心知识“引探”的策略,要在多样化的问题研究中,处理好“传授”与“探究”之间的关系,力求将数学课堂由“传授知识”变为“思维引领”,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等领域取得实质性变革。让学生说一说,小冬家到小芳家一共有多少千米?小芳今天行走的路程与原来路程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桌相互交流,把自己的发现用笔画一画,在画的过程中感悟,不是多一个1.5千米,而是两个1.5千米。再引导学生议一议、算一算,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在思维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弄清问题的因果关系,以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将知识教学上升到方法论教学的层次,使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思想方法。

  (三)提升思维

  通过问题解决,还要回头引导学生再思考,小芳这次走的路程与原来相比,从家到电影院共走了两次,第二次从家到电影院路程与原来一致,从而使思维更简洁,这样多走了两个1.5千米。再进一步思考,问题的本质是多走一个来回,如果向相反方向走,就更加容易理解。整个问题探究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方式展开。认知心理学认为,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塑造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使之具有不断吸收新的数学知识的能力和知识自我生长的能力。问题串的介入为形成良好认知结构提供“脚手架”,思维场能够促进儿童形成具有自我生长活力的知识特征系统,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省测题3:请用图1和图2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将拼好的平行四边形画在方格纸中。

  本题考察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考察能力属于“数学理解”范畴。学生作答情况:

  学生的错因包括:(1)空白未作答;(2)没画出平行四边形;(3)画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改变,图1、图2形状不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底和高必须有一个正确);(4)画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正确,图1、图2形状改变等。列举两种得0分的答案如下,这两种错误答案,将图1、图2形状发生了改变。数学核心知识教学,主要是把教学功夫下到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上,在看似简明的形式下,教师以不经意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到知识本身的魅力。这里“核心知识”表现为课堂思维场中的过程思维。

  (四)聚合思维

  从一般知识指向核心知识,使得若干知识整合为系统内知识结构,通过凸显核心知识块,形成有效思维场,以减少知识的离散程度。要求不改变形状,把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问题的实质是让学生观察发现,三角形与梯形的特征,操作上是平移还是旋转,目标和策略上是否可行,从众多问题思考中“聚合”到这一核心要素上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斜着的边,哪些是一样长的,从一样长的边入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用何种方法准确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还要借助一定的空间想像,以及方格图中线段长度的判别能力。

  (五)优选思维

  在思维场的形成过程中,要优先选择那些具有基础性、概括性、迁移性和生成性的核心知识作为教学的着力点,通过“少而精”的核心问题探究,不仅让学生拥有知识,更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背后的思想,并学以致用。让学生先用直接平移的方法,发现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旋转后平移,发现还是不能拼成。最后,把三角形翻转一下再平移,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多种策略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优选,在优选的过程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思维场营造过程中,学生先观察、比较、实践,再进行验证,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六)联结思维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是教师向学生直接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围绕核心知识进行自主选择加工,自主建构理解,其间经过自我改造与重组,需要教师的帮助与引领,形成课堂思维场。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基础,平移和旋转的操作能力,数方格的基本方法等。要求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学生需要尝试与实践,在反复实践中,找出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建立思维联结的通道,让学生在反复观察与实践中,慢慢发现和自觉运用的过程,这与教师有效帮助,以及儿童自身的善于联结有关。

  综上所述,数学中的核心知识,是在儿童认知块中逐渐形成,是在教师问题串中逐步感悟,是在课堂思维场中不断重建,找到平衡点与结合点,才能真正把握核心知识,形成核心能力。通过问题引领与活动探究,让学生体验知识探索的过程,弄清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各个阶段的呈现形式、变式与联系,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形成儿童独有的数学素养。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