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培养策略探析(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21 16:4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徐铭
分享到:

 

  (4)运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的工具,具有放射性、直观形象性、多元化、立体关联性、个性化等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有着明显优势:①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培养其抽象思维。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课文的主要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②帮助学生加强记忆理解。思维导图一般是从一个点或关键词入手,逐渐扩散深入,实质是对知识点进行组织加工,有利于学生更系统、更有理解性地加强记忆。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导图强调思维的发散性。它按照人脑的思维方式来不断地发散和拓展,以联想和想象为中介,由一个点出发引出无数个分支。[11]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针对语文教学中问题指向不明显的现象,思维导图以清晰且具有逻辑性的框架导图为学生呈现了课文的基本思路和重点、难点,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转变

  1.语言素质修养

  “教师语言不是一次性消费的物品,有些得当的、精彩的语句能对学生产生长效作用。这并不是指学生背诵你的话,而是指这些话语富于启发性,犹如开启智慧的钥匙,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探求解决疑难的途径,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2]《学记》中对教学语言有这样的论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即好的教学语言应该简约而明白,精炼而美妙,话语不多,就可以让人明白很深的道理。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就一定要加强自身的语言素质。

  著名语文教师于漪认为在语言修养上,教师有三忌:语言贫乏,干瘪无味,是教师口语的第一忌,因此要在学识、文化上打功底,以知识的清泉滋养自己。平淡如水,缺少光彩,是教师口语的第二忌,因此要在思想、情操上锤炼,升华自己的思想,净化自己的感情。重复、逻辑性差是教师口语的第三忌,因此要在思路、思维上梳理,使思路清晰,思维合乎逻辑。[13]

  2.教师思维的转变

  语文教学要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培养,策略上除了改变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要转变教师的思维习惯。对于许多教师来说,他们的问题不是没有使用思维,而是由于自身的思维习惯缺乏科学性,错误地使用了思维。

  这些习惯性思维在潜移默化中会成为教师个人化的教学理论,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者将教师的这种无意识的个人化教学理论称为“内隐理论”。教师的内隐理论以不同于科学理论的方式存在并以自己的特点影响教师的教学和正式的教育改革,它的特点在于:①隐藏在教师内心深处,不张扬也不外显,容易被忽视。内隐理论被教师自己忽视的后果是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后本人却根本没有自我意识,这样教师也就不可能总是按照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进行教学。②不够明确,也不构成系统。③不确定、易变、可动摇。④无法向他人明确地表达、交流,也无法与他人分享他的经验。⑤情境性。教师的内隐理论是在某种情境中形成的,一般不具有普适性。⑥源于教师的日常生活经验、教学经验以及对这些经验的自我解释。所以要改变教师的内隐理论,就必须深入到教师的生活世界,经过教师本人的行动来实现。[14]

  那么,如何改变教师的内隐理论呢?内隐理论的改变实质是经过内隐理论外化的途径来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内隐理论并与他人交往。反思性思维以内隐的方式影响教师的教学,而反思性教学实际上是反思性思维及其内隐理论的外化。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应该围绕“我如果采用某种教学策略,学生的思维将得到更好的发展”的主题进行假设,通过追问“我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我的教学是否实现了我的设计?在教学中我遇到了哪些困难,我是怎样解决困难的?我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而不是那样的方式?”等等,时常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使自己的内隐理论进入外化状态。从内隐理论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要改变教师的习惯性思维,只有靠教师自己的不断反思和自我挑战。总之,没有现成的思维成果等待我们去摘取,没有最好的教学理论在等着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真正实现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方式承继、嬗变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BHA0913)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14]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瑞典]托斯坦·胡森.论教育质量[J].施良方,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3).

  [4][美]A.H.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李文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5][9]高文,钟启泉.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6][7][8][美]约翰·杜威.思维与教学[M].孟宪承,俞庆棠,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1]朱小英,马德俊.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3).

  [12][13]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