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理工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意义研究(2)
三、理工高校学生工作缺失人文关怀的现象
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理工高校学生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理工高校学生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关怀,重共性、轻个性,重科技、轻人文等片面现象,导致其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失人文关怀。
1.重管理、轻关怀
受社会大环境和学科思维影响,理工高校学生工作被普遍认为是为教学服务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学生,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而根本没有意识到,其本身也具有育人职责。学生工作者及相关部门如教务处等往往以管理者面貌出现,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办理相关事务,普遍遇到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处境。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工作者在学生面前“打官腔”,故意刁难学生,动辄责骂学生,对学生不仅缺乏必要的尊重,而且缺乏基本的耐心和细心,轻视学生的权益和主体需求。人文关怀的缺乏,使学生工作者从思想上就没有认识到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意识和尊严的人。他们片面强调学生要听话、服从,而不清楚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只一味思虑手中握有的那点“管人”的权力。
2.重共性、轻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都有自己的主体需要和价值追求。但目前我国理工高校学生工作有脱离学生实际和个性需求的现象,对学生片面要求统一化、整齐化、简单化,不注意教育、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己负责、自我管理、自我关心,要么求全责备,不允许学生存在某些不足,要么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更高需要,强求一致。导致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力被扼杀,发展潜能被压抑。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物体,而非具有鲜活生命的人。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而不能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个性化教育的缺失,是人文关怀缺失的另一重要表现。
3.重科技、轻人文
我国理工高校学生工作往往只关注学生科技知识的学习、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内在精神需求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学生管理方式也明显带有理工科的思维倾向,形式简单、风格粗暴,很少顾及学生的尊严和情感,严重影响了理工高校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于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理工高校往往大力扶持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当然也都是理工学科,这本无可厚非,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正当策略。但与此同时,一些理工高校却忽视了相关人文学科的发展,甚至压缩人文学科的发展空间。导致这些理工高校不仅在教育上,而且在学生工作上都表现出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使理工科大学生在理想、道德、社会责任等人文素质方面缺少引导与教育,在校期间就表现出种种不良的习惯和思想言行,如精神空虚、意志薄弱、道德下滑、信仰失落、集体和团队意识淡漠、人际关系紧张、法制观念淡薄、违规违法行为多发等,考试作弊更是屡禁不止,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心理畸形,敌视社会。
总之,重管理、轻关怀,重共性、轻个性,重科技、轻人文,是理工高校学生工作中缺失人文关怀的重要表现。因此,理工高校学生可能学到了相关的科技知识和技能,但人文精神却是薄弱的,人文素质较低。他们以后将成长为科技活动的相关参与者,其思想和行为都将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假若他们没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不仅很难保证其科技成果能够造福人类,而且有些还可能会危害人类。该方面必须引起人们尤其是理工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做起,尽量避免最坏结果的发生。
四、理工高校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技能的同时,重视人文关怀,促进和实现其全面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因而,理工高校学生工作结合实际,采取切实行动,注重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理工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由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理工高校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是理工科知识,主要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因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就落到了学生工作者身上。学生工作者是除了专业课教师之外,与学生走得最近的教育者。其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具有专业课教师无法比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感染力。学生工作者注重人文关怀,把对学生的关爱和培育渗透于日常生活和教育实践中,可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弥补课堂所学的不足,从而提升综合素质,这对学生日后走入社会并取得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理工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培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和载体,也是开展学生工作的基础平台。新时期,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一方面校园的基础设施,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的设计,道路和走廊及学生活动场所的规划,植被的栽种,景观的设置等都要融入人文精神,展现人文底蕴,传达人文理念,彰显人文情怀,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人文熏陶、感染和启迪,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其直观结果是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学生在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校园名师、严师的人格魅力,无形中对学校、教师的感情深了,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强,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就充满了人文底蕴和内涵。当然其前提是,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必须达到较高水平,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风范,才能把人文关怀融入到学生工作中。这样的高校才是一个真正生机勃勃的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3.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理工高校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理工高校由学科性质和学校特点决定,培养的更多的是社会急需的理工方面的专业科技人才。但从长远来看,理工科技人才要想在科技道路上走得更远,必须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作为底蕴与支撑。因为一个仅有科技技能而无人文素养的人,是很难保证其科技能力造福于人类社会的,而能够保证其科技能力和成果造福于人类社会的科技人才,一定是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人才。理工高校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恰好可以弥补理工高校人文教育的不足和缺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全面发展的人。
4.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理工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增强
从根本上来讲,一个高校的综合实力强不强,不是由某些优势学科决定的,而是由这个高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及其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决定的。理工高校的强项是理工学科,有浓厚的理工特色和风格,但在新时期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仅仅抓住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主题和方向指引下,人们选择一所高校更多看重的是该校的整体发展实力和水平,看该校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大的空间和平台。从另一层面看,理工学科或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在根本上是相通的,甚至在某些时候,人文知识是更为基础性的知识,决定学生将来一生的发展。同时现在学科间交叉融合越来越明显,大学的学习也不应局限于某一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理工高校必须在发展自身优势学科,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同时,注重人文学科、人文知识的发展和教育,尤其是学生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广阔的基础和平台,从而增强自身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
其实,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都内含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增强。一个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高校,学生人文素养高的高校,校园文化和谐的高校,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强、获得全面发展的高校,一定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好的高校,是一个综合办学实力强的高校。没有人会说注重人文关怀的高校不是好学校,相反,不注重人文关怀的高校一定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也一定不是一个好高校,更不是一个综合办学实力强的高校。
五、结论
总之,新时期理工高校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克服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重管理、轻关怀,重共性、轻个性,重科技、轻人文等问题,使学生工作立足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从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出发,把营造人文氛围,高扬人文精神,凸显人文价值,提升人文素养作为实践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讲,理工高校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理工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利于理工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理工高校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理工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增强。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6-519.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45.
④白显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几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0,(5):2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