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职生厌学的多重原因及缓解对策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26 16:0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杨万梁
分享到:

 

  摘要:目前,不少中职生对文化理论课的厌学状况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职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文章对其原因进行深层次、多方面地剖析,提出缓解中职生厌学情绪的对策。

  关键词:职校教育;学生;厌学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95-02

  一、中职生厌学的外在表现

  目前,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牢,不少中职生的厌学表现也着实令人担忧。据笔者在职校多年的随机调查,中职生厌学的表现形式可谓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或上课心不在焉、无所事事,身在课堂心在外;或自由散漫、无故迟到旷课,作业敷衍应付;或夜间翻围墙,外出上网吧聊天玩游戏,白天则趴在课桌上睡觉;或上课时干扰课堂纪律,专门接教师的话尾巴,恶意搞出各种怪声怪调怪动作还得意洋洋、哗众取宠。除实训课外,不少学生对文化课学习没兴趣,有的上课睡大觉、讲小话、玩手机、听MP4,有的学科测试考查不及格,却补考也不愿参加;有的学生贪慕虚荣、盲目攀比,不服从教师管理,顶撞教师,甚至辱骂教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虽不普遍,但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职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引起学校及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中职生厌学的多重原因

  影响中职生厌学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观念、意识、文化基础、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又有学生家庭及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1.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及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当。“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然而,一些中职生的父母或忙于生产、忙于工作、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甚至放任自流;或在外打工,将孩子交给其父母,隔代教育往往过度溺爱、娇惯、放任与纵容。加之如今社会上因就业困难而滋生的“读书无用论”的消极影响,导致一些中职生不注重学习,产生不良习惯与嗜好。还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和,或系单亲家庭,均对孩子身心造成莫大伤害,使学生感到压抑,自卑、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有的父母教育方式方法简单、落后,要么过分溺爱娇惯甚至放任与纵容,要么严厉有余甚至使用暴力,加重了学生心理负担,使其产生意志消沉、心理逆反、学习厌倦……使得很多学生走进职校之前,就欠缺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温暖与家庭保护,进而形成了不爱学习、不求上进、贪慕虚荣、好逸恶劳、自由散漫、游手好闲、惹是生非等恶习,也使得接纳这些问题孩子的职校在“放大了的脚”面前增加了经验的难度。

  2.学校周围环境的不良诱惑。如今很多中职校的周围环境不是很好,尤其是一些牌机室、网吧、酒吧等,是中职生心生好奇、学坏成恶甚至误入歧途的重要的外在因素。不少中职生来自乡村、边疆,或是城乡结合部,大都是一些即将成年或刚刚步入成年之列的“小大人”、“准大人”,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参与意识、创造性思维、批判思维日渐增强,而自觉性、自制力、抵挡诱惑的能力等却相对滞后相对积弱,对中职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逐步了解和熟悉,进而厌倦、腻烦、逆反之后,对周围环境诱惑的好奇心愈发加重,以致泥足深陷、不安学习、闲极无聊、违规违纪甚至违法。

  3.生源素质下滑。近些年来,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原来略高于或平于高中录取分数线的职校风光不再,生源素质走下坡路。如今的中职生,大多数是被高中排除在外的落后生、问题生,不少人既不想提前走进社会参与竞争,去吃打工或自主创业的那份儿苦,又不想闲待在家里,承受父母的唠叨与管教、亲友的数落与白眼,更不想复读升入高中大学,有的甚至是被父母催逼,强迫着走进门槛越来越低,低到没了门槛的职校,敏感、自卑、悲观、消极、压抑,抱着得过且过混一天算一天的态度,把职校当做暂时避风港的中职生不在少数。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