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研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5 09:5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苟玉涵
分享到:

 

  摘要: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在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幸福的看法各不相同。幸福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总体评价,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的体现。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和物欲的急剧膨胀,当下的人们越来越感到迷茫。大学生是主流价值观的塑造者和载体,正确的幸福观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将会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其中有一部分大学生不但没有树立更为坚定的人生意义,相反,常将“郁闷”挂于嘴边,将“空虚”表现为常态,幸福观显露出的缺陷与不足,实在令人担忧。以广西大学学生为例,通过对大学生幸福观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幸福观,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为他们寻找自己的幸福之路找到一个突破口、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幸福观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104-04

  一、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内涵

  (一)关于幸福的界定

  向往幸福、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什么是幸福?不仅是幸福观的核心问题,更是对每个人的人生有着决定影响的问题。

  人们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文化底蕴、人格特质、遗传基因以及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的层次、结构、种类也各不相同,集中地表现在相对突出的需要的差异性上。正是这种差异性决定着人们对幸福定义的多样性。有人认为,金钱能够把自己变成一切,又能够把一切变成自己,它无所不能,因而幸福就是金钱;有人认为,权力不仅能把自己变成金钱,还能够把自己变成荣誉,因而幸福就是权力;在囚犯看来,幸福就是自由;对于具有创造天赋的人来说,幸福就是事业的如日中天;对退休的老人来说,幸福是有个好身体;而对于饥饿的乞丐来说,幸福甚至只是一顿饱餐。诸如此类因人、因时、因地而宜的相对突出的需要的满足,仅仅是幸福的因素和表现形式,都不能当成幸福的定义,因而它们不能涵盖幸福的全部内容。

  哲学家概括的幸福定义要抽象一些,超脱一些。他们不是因为个人的具体需要出发来定义幸福,而是从自己对幸福的认识来定义幸福的。为了扭转“礼崩乐坏”、“诸侯攻伐”的混乱局面,孔子提出幸福是“仁”,即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和谐关系是人类生活的最高目的;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为了修复分崩离析、千疮百孔的希腊社会,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提供道德论证,提出“幸福是心灵合于完全德行的现实活动”[1]300;圣·奥古斯丁从普及基督教的需要出发,提出“幸福就是来自真理的快乐”(天主即真理)[2];在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神权统治以后,为了把人们从禁欲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边沁把幸福定义为“快乐”[3];费尔巴哈看到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从大多数民众利益和愿望出发,对幸福下的定义是“无匮乏的、健康的、正常的生活”[1]482;当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来临的时候,弗洛姆认为,“幸福就是一切创造性活动带来的喜悦”[4]。如此等等,大凡独树一帜的哲学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幸福定义,都能从社会意识的层面上提出关于幸福本质的独到见解。但是,他们只强调了某些重要方面的需要,只揭示了部分幸福内容的本质,而非全部幸福内容的本质,因而都不是完整的幸福定义。

  幸福的定义从内涵上讲,它应该是反映任何能够解除痛苦的事物、任何让人如愿以偿的事物、任何能够让人愉悦的事物及任何能被人们称之为幸福的事物的内容、要素和表现形态本质属性的总和;从外延上来说,它必须包括上述所有事物的内容、要素和表现形态。换句话说,凡是不能包含上述事物内容、要素和表现形态的概念都不能看成是正确的幸福定义。按照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的逻辑关系,幸福概念的内涵是由较次一级的需求系统的目的所揭示的,需求系统有三个,即生存需求系统、情感需求系统和成就需求系统,它们的目的分别是体内平衡、心灵安逸和价值实现的最大化。据此,幸福的定义为“幸福是以体内平衡、心灵安逸和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为目的的合理需求的满足[5]。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内涵

  当代大学生们不可能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幸福,这种“知道”不一定是理解,甚至更多是体会,是情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知”[6]。大学生处在朝气蓬勃的时期,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动机和愿望,他们认为何为幸福、为何要追求幸福以及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自身幸福等构成了他们幸福观的内涵。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幸福观主要包括幸福目标、幸福动机以及幸福手段等。具体来讲,目标,“是指寻求的对象或想要达到的境地、标准。”[7]幸福目标就是个体想要达到的生活的境地、标准。幸福目标是幸福观的核心内容,它对个体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动机,按心理学解释是:“是推动人行动的内在力量。它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个人需要的满足)的愿望或意念。”[8]幸福动机是指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调节、维持或终止追求幸福生活的内部动力。手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幸福手段就是为达到幸福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即通过谁、从哪些方面、怎样做才能获得幸福。然而,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人们对人生幸福的把握迷失方向,对幸福的理解出现偏差,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可能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价值,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幸福。

  (三)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组成部分

  1.幸福观中的生理幸福

  “生理幸福可基本对应于幸福的感性主义,它是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的感受”[9]。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两大层次:基本需要和发展需要。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先决条件;发展需要的满足即自我实现。一方面,幸福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上,人从事精神生产的活动的前提是满足了吃、穿、住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若忽视发展需求,仅仅追求生存需要的满足,人会感到厌倦、空虚。因此,真正的幸福是在基本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发展需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2.幸福观中的心理幸福

  “心理幸福可对应于幸福的理性主义,它强调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9]。物质生活并不能涵盖生活的全部内容。在追求人生幸福的名义下,放浪形骸,便会迷失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这与正确的幸福观是格格不入的。正如马克思说的:“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幸福的人。”[6]相反,“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10]

  3.幸福观中的社会幸福

  “伦理幸福则是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对应着幸福观中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9]牺牲、忽视个人幸福是对人性的一种抹杀,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幸福观又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格格不入。人的社会性需要得到满足时的心理体验即社会幸福,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在社会幸福的增长中才能得以实现和保障。“只有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人才能充分施展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从而也实现个人的幸福。”[6]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本研究在查阅幸福观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置了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五百位广西大学同学,被调查者当场填写问卷并回收,其中有效问卷500份,回收率98%。填写问卷的男女比例为48:52,基本符合学校的正常男女比例。问卷涉及09级、10级、11级、12级四个年级,并涵盖文史、理工、经管、艺术等各种类别的专业。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是积极向上的,与此同时,一些非理性的幸福观存在于部分大学生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