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优化课堂教学 关注持续发展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21 21:0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庄凤莲
分享到:

 

  摘要:在新课标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我们被迫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模式,也由此加大了我们对这种观念的审视力度。优化数学课堂目标的改革,优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方式和策略的研究,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此加以探讨和解答。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教学,持续发展

  随着新课标的要求,以往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做出相适应的改变,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对孩子多加引导,给与持续发展的保证,以适应新课标改革。

  一、合理的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受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课堂中的活动要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营造出一种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进入学习的状态。长久以来的课堂活动中,老师是主角,而学生这本来的主角好像却没多大关系,活动不是双向的进行,反而更像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到最后整堂课都是死气沉沉的,效率极其低下,远远不能达到组织活动的目的。而合作教学的模式恰恰改变了这一点,它在老师讲述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参与,增加学生与老师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最大程度的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空间、充足的时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课堂活动的安排中要尽可能的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和谐的环境。而方法有以下几种:

  二、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去学习

  探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活动,但获得结果并不是此活动最重要的目的,重要的是在这个探究中,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总结出方法。老师需要先布置给学生探究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的去思考寻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的能力,还让他们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正所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不仅如此,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寻找到的答案比单纯记住老师的话要牢固的多。

  三、合作互动的方式更有利于孩子学习

  在新课标中不仅强调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和学生间的互动。这样就要求老师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去进行自由的交流。在我们现在的课堂活动中,普遍采用的就是小组形式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可以更自由,更大胆,更积极的去进行交流,然后解决问题。另外就是,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可以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对待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也可以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在研讨交流中让学生学习

  研讨交流是学习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有通过了碰撞和交流,思想才会产生,也才会得到升华。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都是老师问,学生答,这样一种一问一答的方式。因此学生很少会有充足的独立的时间去和同学进行交流。如果可以由老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寻找,解答,交流,那么这样可以使所有参与的儿童都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也能极大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让学生在展示中提升自己

  交流预习时的学习成果,一个人和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展示。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