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优化课堂教学 关注持续发展(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21 21:0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庄凤莲
分享到:

 

  1.在情景体验中更有利于孩子学习

  新课标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理解和熟悉的渠道进行探究,使活动空间增大,把探究观察的内容带进课堂,把寻找的地方当成课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欲望。情境与体验应该更广泛的应用于数学的教学中。

  2.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1要加强学生对思考方式的主动获取

  数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体系,更应该学习的应该是隐含于其中的学习方法和规律,但是这一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略。就比如,我们重视学生对计算法是否掌握,是否计算准确、熟练。但若能让学生自己去计算解答,那么他们通过自己的计算得出的规律才将会是最好的教法,在数学中最重要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学生若是掌握了它,将终生受益。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后,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就会有意识的用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而思想法是蕴涵于数学的体系中,学生想要很好的掌握,还需要老师去挖掘,然后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复思考,学以致用。

  2.2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会学习善思考应该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然而,我们身处的社会,例如老师教学,总喜欢用讲课代替学生思考,传授知识的时候喜欢揉碎了传授给学生,以便学生更好的吸收更好的理解。这样看来,这种方式好像很普及、很正常,但殊不知,正是这种教学方式在无形中把自己的学生养懒,不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只喜欢接受现成的知识以及现成的答案和结果。而且越来越笨,不会思考,遇到问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不会独立的解决问题。

  首先,对同学的评价,主要是对同学参与活动时的积极性,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学习的程度,学习的观点去分析。就比如老师说了一句“请大家发表一下对这道题的方法有什么看法”,然后学生就会开始讨论各种方法的优劣性。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折射出学生对别人学习的行为和方法的看法,也就是学生学习反思的开始。

  第二点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这可以加强学生对自己的肯定,找出有效的学习方法。一个学生的自我评价越强,那么相对应的他的学习能力主动性也就越强。如果学生以前的转化都是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转变的,但通过反思就可以把无意识的转变变为有意识的解决问题。因此,自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是对老师的评价,在小学生的眼里,老师有着绝对的权威,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做什么都是对的,自己只要遵从就是了。这需要学生极大的勇气,但这种评价可以充分体现出个人能力,极大的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结语:

  总之,在新课标改革下,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已成大势所趋,同时,建立民主、活泼、平等的课堂环境是改革下的必然要求,我们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方式和思考方法,正所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有利于孩子更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圣权.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学习方式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6)

  2.李双玲.教师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09(20)

  3.祝国芳.根深方叶茂 源夋求流长------再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中,2011(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