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国梦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09 19:2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少华等
分享到:

 

  2.4 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高校民族精神教育采取的主要途径:其中两课占90.9%,论坛、宣讲占49.7%,征文比赛类活动占43.5%,社会实践占16.8%,科研占3.1%。学生对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效果评价,21.9%认为有作用,52%认为一般,26.1%认为没有作用。学生期望采取的教育途径中两课占36.8%,论坛、宣讲占49.9%,征文比赛类活动占55.5%,社会实践占60.8%,科研占58.8%,其他占56.6%。

  3 讨论

  3.1 当代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践行体,仍需努力

  调查可知,学生对中国梦的关注度偏低,出现此现状可能受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自身方面,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大事关注较少;家庭方面,当今家庭教育理念中很少涉及国家民族精神的教育内容;学校方面,教师未能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平台,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并践行中国梦;社会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因此,笔者认为教育相关部门应建立家庭—高校—社会教育体系,倡导国家民族教育从小做起,将民族精神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其次,学校需加强中国梦的宣传力度,可通过社会实践,如“暑假三下乡”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

  3.2 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认知度较高,但实践具有功利性

  调查可知,学生有关注国家及民族发展的意识,但实践具有功利性。而导致学生民族精神实践行为被动的现象可能与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道德规范体系还在逐步健全,多种不稳定性因素对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影响;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下中国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多重压力的作用下,多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发点越来越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利益。在宏大的理想抱负与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他们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注多少有些力不从心,不得不舍弃理想而屈从于现实,关注重心不得不倾向于个人命运与前途;①而且随着信息全球化,多元化思想使学生民族精神表达呈现复杂化。因此,政府相关部分需完善社会价值体系,减少不稳定因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净化网络环境。

  3.3 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途径需创新

  学校要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必须使教育途径适应学生需求。由调查结果可知,目前高校对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途径仍然是以两课为主,但是传统单一的教育形式已不能适应学生需求,反而社会实践等学生能亲身体验的教育途径效果更佳。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受全球化的影响,其中主要以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为主。由于学生了解知识的途径以网络为主,高校可以将中国梦教育占据网络的地盘,使学生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如通过微信等平台宣传中国梦教育,了解并把握学生民族精神现状。

  综上所述,正确把握当今时代的主题,认真对待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缺乏的问题,审慎分析其原因,积极探索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使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基金项目:湖南省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德育课题,项目编号:长医团[2013]16号

  注释

  ① 李江静.当前大学生国家民族意识表达的现状研究——基于北京无所高校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3.1:51-5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