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的策略(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6 13:5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叶林祝
分享到:

 

  2.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策略

  造成练习课效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也有理论层面的学习和操作层面的引领的问题。首先,与新授课相比,教师对练习课设计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及新授课,在认识上往往认为练习课不需要进行认真设计与组织,随便找一些题目让学生做做即可。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虽然重视练习课的教学,但对练习课的教学模式,练习题的设计和实施方式缺乏相应的引领和研究。根据上述分析,要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明确练习课的地位和作用,激发教师研究热情

  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具有“巩固技能、反馈评价、形成策略、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功能。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可分为“巩固性练习课”和“综合性练习课”。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教学与学习必须具有巩固练习环节,并且需要以学习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各种练习的机会,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课在几种课型中占有重要比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只有加强学习,充分认识练习课的重要意义,才能高度重视练习课教学,这是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前提。

  2.2加强练习设计的研究,提高教师的练习设计水平

  2.2.1明确练习课的目标,根据目标设计练习

  练习目标不明确,是造成练习针对性不强、泛泛而练的重要原因。新教材中练习题与例题不一定完全对应,个别习题编排顺序跳跃性大。提高练习课的有效性,首先应提高教师的目标意识。新课程背景下的练习课,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落实“四基”要求,把各知识点的目标分解到每一册的每一节课中,找准练习课的教学目标,分析重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的题目。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拔高于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训练,而考虑到题目的层次性和可行性、全面性和发展性。

  2.2.2整合教材习题与自编习题,有效设计练习题组

  新教材中的有些习题编排与例题不对应,要用好教材中的练习,教师在教学前要对教材中的练习先做一遍。通过做题,明确教材中练习题的难易程度如何,解答的方法有哪些。在此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否需要补充哪些练习等。教师只有清楚上述问题,才能恰当安排练习内容和练习的顺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材中练习题的教学功能。在改编、整编、自编练习题时,注意整合书本主干知识点,变单一为综合,变封闭为开发,充分发挥题组的对比功能。

  2.3转变观念,提高练习课堂组织的艺术和能力

  教师在组织练习过程,应运用有效的激励评价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消除枯燥、乏味情绪,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只不断呈现题目而不进行调节、学生消极疲于应付的状况,通过精心组织课堂练习,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练习中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练习课的教学效果。

  3.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我们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科]

  【参考文献】

  [1]马夏玲.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J].青海教育,1996(03).

  [2]薛赞祥.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1997(0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