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如何把握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的“度”(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02 09:0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小苹
分享到:

 

  2 依据课型的不同,斟酌“讲多讲少”,把握字理识字的“度”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低年级语文教材与中高年级不同的是编排了识字课。识字课无论从识字的数量还是识字的形式与阅读课的随文识字有很大不同。所以进行字理识字时,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斟酌“讲多讲少”,把握字理识字的“度”。

  2.1识字课集中识字——适合多渗透字理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在识字课中适时进行字理教学,能做到形象、生动地渗透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课就是以集中识字的形式把同类字,如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安排在一起学习,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这种课型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识字规律,可以适时多渗透字理。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识字课《日月明》一课,这一课属于集中识字,需要借助韵文认识13个生字,如果照本宣科地只是引导学生读韵语识字, 用读读、背背、记记的方法教学,学生死记硬背也能记住汉字的字形,但是这样对理解字义,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收效不大。我采用了“看图—讲故事”的方法进行字理识字。先出示字源展示的生字图画,请学生观察说说看懂了哪幅图的意思,如“休”字学生是这样讲的:一个人到田里干活累了,靠在树上休息。学生在宣讲与倾听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

  识字课上多渗透字理,并不是满堂灌都要老师讲,还要努力做到“引而不牵”,要尽可能避免单纯一味的 “灌输”。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导、主讲”为主,待学生对汉字有一定的感悟后,教师就逐渐淡出“主讲”的角色,比如《日月明》这课的识字,老师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有一两个同学做示范发言后,请同桌交流,每个同学都说说自己编的故事,说着说着学生就发现了:把两部分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这个字的意思,感悟出了会意字的识字方法,“多渗透字理”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多观察、多想象、积极思维,课堂的学习主体始终都是学生,教师再“渊博的学识”也替代不了学生的自我体悟的真学习。

  2.2阅读课随文识字——精讲少讲字理

  与单纯的识字课相比,阅读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要多一些,除了有识字任务,还要培养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粗浅地理解课文,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结合阅读相机训练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每篇课文的生字几乎都有10个以上,如果每个生字都结合字理讲解其字形、意义的来龙去脉,就需要一课时,这就使其他教学任务失去了教学时间。所以阅读课中进行字理渗透要做到“少而精”,按一节课40分钟计算,写字至少要用10分钟,阅读要用20分钟,剩下10分钟进行识字教学,识字方法应该是多样的,留出其他识字方法所用的时间,这样算起来字理识字所用的时间也就在5分钟左右,所以每节课字理识字应该在1—3个为宜。

  把握好了字理教学数量的“度”,从众多的生字中精选出要渗透字理的生字的尺度怎样把握呢?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揭示人脑的思维过程。”因此,要确定哪些汉字进行字理教学,关键要看能否对的大脑产生有益的刺激,是否有助学生的想象、思维与理解等。

  在阅读中进行字理渗透,精选的生字既要考虑课文阅读中的关键点、重难点,又要挖掘汉字的理据,再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创设有助于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维、高效学习的情境。

  比如研究字理识字的专家黄抗美教授讲《守株待兔》一课,为了讽刺种田人的不劳而获,他深入研究汉字的理据,精选出“滋”和“男”“获”进行随文的字理识字。

  在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于是,就乐滋滋地走回家去”时,他引导同学们作了如下的词句比较:

  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

  他乐悠悠地走回家去。

  师:“乐滋滋”与“乐悠悠”在字形上有什么区别?

  生:“乐滋滋”的“滋”是三点水旁,“乐悠悠”的“悠”是心字底。

  师:从这两个ABB式的形容词不同的形旁你能推断出他们不同的词义吗?

  生:“乐悠悠” 的“悠”是心字底,说明心里高兴,很悠闲自得的样子;而“乐滋滋”的“滋”是三点水旁,与水有关系。

  师:这里的“水”会是什么水呢?想想,种田人白捡得这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乐得有滋有味的,看着看着,这时什么流出来了?

  生:口水流出来了。

  师:“滋”是指滋味,有滋味了就会流口水,“滋滋”连用说明——

  生:说明口水流得很长。

  师: 说得好。那么,是用“乐滋滋”好还是用“乐悠悠”好呢?同桌的同学讨论一下,要注意联系前后文来理解。

  生1:因为前面写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这个野兔不但是“白捡”的,而且是“又肥又大”的,想到马上就可以煮着吃了,所以口水就流了出来,因此,课文里用“乐滋滋”这个词好。

  师:说得真好!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是因为他——

  生:“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师:因为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所以他才——

  生“乐滋滋地走回家去。”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齐读灯片中有关读写例话的语词。阅读时要注意词语之间的联系,写作时要选择有联系的词语。)

  师:词语理解了,能够读出他馋涎欲滴的情态吗?

  师:这个种田人捡得一只兔子吃就想天天捡得兔子吃,于是,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上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这个种田人是男的还是女的?

  生:男的。

  师:“男”字是什么结构?

  生:上下结构,上田下力。

  师:为什么“男”字用“田”和“力”组合而成?

  (多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教师最后依据“男”字的字理和综合同学们的意见,用顺口溜概括了“男”字的形义:田加力,组成男,田间出力好儿男;男字读音又通难,男子汉就不怕难。)

  师:同学们,这个种田的“男”人,他不在“田”间出“力”了,而是整天去守野兔了,他还像个“男”子汉吗?

  生:不像男子汉,像个懒汉了。

  师:他不劳动又想有收获,用一个词来说就叫什么?

  生:不劳而获。

  师:大家仔细看看“获”字怎么写,为什么由这几个部件组成。

  (教师提示“收获”的“获” 原写作“穫”,特指收获稻禾;“捕获”的“获”原写作“獲”,特指带犬打猎而捕获兽类,现已简化统写为“获”。如何识记这个简化字的形义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据词义和自己的想象灵活识记为:要想收“获”粮食,就必须去种庄稼,所以“获”字有个“艹”,要想有兽肉吃,就必须带“犬”去打野兽,所以“获”又由“犬”和“犭”组成。)

  师:这个种田人既不去种庄稼,也不带猎犬去打猎,最后的结果如何呢?

  生:野兔再也没有得到,田里也渐渐地长满了野草。

  (教师课件中的“获”字先后擦除掉了“犬”、“犭”以及“艹”。)

  师:一样都没有收获,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

  生:一无所获

  黄老师选择这三个字进行字理识字、字理析词,选得非常精妙,不仅联系上下文理解和品味它们的文中义,还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到种田人 “不劳动又想有收获”接着提炼出“不劳而获”,从最后“一样都没有收获”提炼出“一无所获”,揭示文章的主题。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高效地完成了识字、析词、朗读、表达、思维、积累等多项教学目标。

  3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揣摩“讲难讲易”,把握字理识字的“度”

  文字学家殷焕先先生说:“汉字是有‘理性’的文字。所谓有‘理性’,即是合乎‘六书’。”汉字的“理性”也就是它的造字原理,简说为字理。字理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因为离现实生活远一些,所以有的字理会有些晦涩难懂。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在六、七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知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抽象思维为辅。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汉字的造字法,把握好字理识字的“度”。

  3.1字理+心理,做到难易适度

  著名字理识字专家黄亢美教授说:字理识字可以依据其现代实用义进行灵活解说,做到既符合构字理据又符合儿童心理。这就是“字理+心理”的方法。这样做使字理识字保持了它的科学性,同时又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做到难易适度。

  如《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中要求会写“捡”和“扔”两个字,这两个字的字理是:捡和扔这两个字是形声字,撰文这样写: ,这两个字都是左形右声,形旁提手旁表意,表示这是用手做的动作,右面的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的声旁念qiān, 的声旁念nǎi,请你做一做这两个动作,能写好“捡”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这个字是左右结构,要写得做窄右宽,左右一样长。)整体看这个字右面的佥表读音,单独看右面的佥,它也能表示意思呢。 下面的两个人,表示有很多人,中间的两个口表示他们都在张嘴发表意见,大家七嘴八舌的到底听谁的呢?中间的一横表示把大家的意见统一起来。所以右边的部分表示聚集、集中的意思。捡这个字的本意是用手把碎物集中起来。引申为拾、抛的意思。

  如果这样繁琐地交给学生,不一会儿学生就会听烦,其实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完全能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这里老师只需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位置,把字写漂亮,在学生写完字后,再拓展一些提手旁的字就可以了,这样运用字理+心理进行教学,做到了难易适度, 及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识效率。

  3.2字理辨字,成功化难为易

  汉字从结构上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类型。独体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等笔画组合而成,合体字则是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组合而成。用这有限的笔画和偏旁组合成数万汉字,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形近字,给汉字的认读、书写和使用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个困难,就要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区别形近字的异同,重点是辨“异”,即区分形近字的不同点。辨异可从字音、字义、笔画、构件、结构、构字和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

  “蓝”与“篮”怎样教学生区别呢?只要让学生明确其偏旁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就可以很好的区别了。蓝的本意是一种颜色,古时候染色用草,所以蓝是草字头;竹篮是用竹条编制的,所以是竹字头。打篮球时就是把球投进一个像篮子一样的篮筐里去,所以是篮球的篮也是竹字头。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寻同辨异,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规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认读和使用。

  3.3巧用字理,易于消灭错字

  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汉字,对这一十分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中以对客观事物的大体轮廓的感知占优势,精细的辨别能力不高。空间知觉虽然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能够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高低、方位、距离,但是,空间知觉的精确性和分化性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对于汉字的形、音、义三个基本因素的认知能力水平有限,特别是对汉字字形的笔顺、笔画、及其结构的知觉都还十分模糊,书写当中经常出现错字。

  文字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汉字造字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在探索识字方法和纠错方法时,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规律和原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 “浇”和“烧”这两个字是错字高发区,学生总爱画蛇添足,在右上角多一点。我应用字理教学解决了这个难题“浇”的字理是:表示将金属熔液注入泥制模型,凝固成器具。“烧”的字理是:将泥丕放在窑中的大火里制成陶器。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字右半部分相同,表示用泥坯做成的模具。 在烧制时一定要轻拿轻放,不要摔碎了,溅出小碎片。写生字时有一个同学不小心在右上加了一个点,我边批改边说:你太不小心了,把泥坯摔碎了,多可惜呀!快改过来。以后这两个字没有人再写错。

  4 深入研读教材,找准“讲的时机”,把握字理识字的“度”

  随文识字就是在阅读中识字,在一节课中要完成阅读和识字两项任务是有难度的。依据教材找准字理识字“讲的时机”,把握字理识字的“度”,可以实现阅读与识字的双赢,使他们互相促进,共建高效课堂。

  4.1揭示课题时——讲字理

  题目能够揭示文章的主旨和主要内容。抓住题目中揭示文章主题的词语进行字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一下就把课文的主题点明,由此提出引领全篇文章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阅读,达到了省时、高效的阅读。

  如:在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泉水》时,巧妙用字理揭题:教师版画“泉”的字源:学生形象地看到“泉”就是出水的石洞,水流的源头。接着请学生给“泉”组词,学生组出:山泉、泉水、清泉。教师顺学而导:这清清的山泉水流到了哪里?看到了谁?为别人做了什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生整节课围绕着由字理识字引出的中心问题,边读书边抓关键词讨论交流,巧妙用字理揭题,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景中学习,开启了学生主动阅读的闸门。

  4.2品味关键词句时——讲字理

  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章的中心句,能体现文章主题,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在这里寻找恰当的时机进行字理教学,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高阅读和识字的效率。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