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民族民间舞教学优化之我见(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11 15:4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杨君
分享到:

 

  (四)民族民间舞的采风活动缺乏

  我们现在学院式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大部分都是在舞蹈教室中度过的。专业的教师没有合理安排时间或是组织队伍深入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生活体验,去真实地感受他们生活的方式和习俗,并且没有相应的采风活动。

  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优化建议

  (一)加强舞蹈的专业化配乐

  上文已经讲述,配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所以,学校应该购买专业的民族乐器来给舞蹈配乐,让学生多听民族乐器的韵律和节奏点,增强学生对民族舞蹈配乐的敏感性。在现场的乐器演奏中,学生可以使自己的舞蹈动作更加贴切节奏,并且加深自己的舞蹈记忆。

  (二)完善学校的舞蹈教学方法内容和形式

  教学过程中,应理论与实践向结合。让学生全面掌握舞蹈的风格、舞蹈类别、舞蹈术语等一系列舞蹈理论知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应该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使学生自主性地学习教师所传授的技术和动作,并且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对民族舞蹈的理解创新动作等。在传授舞蹈动作时,应该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所讲舞蹈动作的名称、标准,技术要求。在示范时,因为讲解与示范具有简便灵活、真实感强、针对性高的特点,[1]当面对不同位置的学生应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

  学生还可以分成小组,学习动作后,互相展示评价交流。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把握好民间舞蹈的感情基调,使学生有思想地舞动。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专业的民间舞蹈演出或是民间舞蹈的影视作品。赏析课是学生提高自己艺术修养的重要方法,观赏这些优秀的舞蹈作品,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民间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演变规律,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的遐想等。

  (三)加强学生对民族民间舞文化的学习

  民族民间舞文化与舞蹈教学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各民族的舞蹈也都在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所以,学生不应只学习舞蹈动作,更重要的是以舞蹈动作作为载体,表现其民族舞蹈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所以,对于师生了解民族文化来说,采风是万分重要的。比如傣族舞中,很多都是模仿孔雀的动作而形成的。如果师生能到云南大理去实地观察孔雀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那么他舞出的动作一定会更贴切,而且还了解了傣族人民的生活状况体验了傣族的风俗习惯,学习傣族的文化,更好的传承舞蹈。

  三、结语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数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见的。[2]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其他各国的多元化舞蹈也传播过来并且被大多舞者所接受,纵观现在的中国舞坛,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么,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载体,教师在舞蹈的教学也必须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独有内涵和风土人情,而不只是单纯的舞蹈教学动作,教学中舞蹈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每种民间舞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将民族民间舞蹈的真正魅力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来,传递出去。只有不断优化民族民间舞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加长远地传承中华民族的舞蹈与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春祥.提示型教学法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3(01):307

  [2]陈丽.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优化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9(02):106—10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