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基于“3+2”学制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15 13:5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高芬
分享到:

 

  [摘要]中高职衔接工作是通过促使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结构重组和教育资源整合,以有效优化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为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支持,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做出积极贡献。文章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当前人才需求特征变化趋势的问题入手,从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等角度剖析中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依据,给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学教法衔接及学习绩效评估衔接等中高等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李高芬(1971- ),女,四川泸县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人力资源管理。(重庆 40006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18-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迅猛发展,区域经济范围内的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日益加快,由此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切实需求。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办学层级普遍较低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宏观经济和区域产业发展所提出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要求,中职院校急需通过建立中高职“3+2”学制的方式来推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接轨战略的落实。中高职“3+2”学制是在传统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3+2”学制具有如下功效:一是以区域经济体内人才市场的切实人才需求为导向来实施办学战略,有助于提升中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有助于降低中高职学生及其家庭的教育成本投入并提升其教育收益率;三是有助于整合中高职教育资源,提升中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基于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3+2”学制改革是对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分别举办的传统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重大突破。但是,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由于中职院校生源质量的先天不足以及中高职对接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影响了“3+2”学制模式的人才培养质量。由于中职教育的办学起点较低、生源质量较差,中高职院校在实施基于“3+2”学制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高职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深入探讨基于“3+2”学制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理论支持依据和政策支持依据,并据此提出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具体路径。

  二、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依据

  (一)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理论依据

  1.中高职院校应当在准确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路径。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符合认知能力的层级性规律和认知水平的累积性规律。认知的层级性规律揭示了中高职学生在认知能力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源在于中高职院校生源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能力不同,即中职学生在个人素质和能力等方面显著低于高职学生;认知水平的累积性规律认为中职学生已掌握的低级知识和据此所提升的素质和能力是其获取高级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中职学生可通过教育工作者设计的教育路线来持续累积知识以求在认知能力上与高职学生趋同。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中高职教育工作者不应当将中职学生的内在心理因素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的重心,而应当立足于“3+2”学制的制度基础,在承认诸如信仰、欲望和动机等学生内在心理状态的前提下,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来探究从中职教育阶段向高职教育阶段转型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力、课堂注意力及其对知识的感知能力的变化趋势,并依据知识表征特点来评估学生在推理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的动态变化特征。在深刻认知学生上述能力水平的基础上,中高职院校可以基于“3+2”学制来安排各阶段人才培养的工作重心,中职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工作重心应是为高职教育阶段进行充分的理论教学准备,以确保高职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工作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2.中高职院校应当在准确把握学生技能习得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路径安排。与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核心特色是技能教育。中高职院校应当深入探讨处于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专业技能教学方案。中高职教育的专业技能习得包含专业知识技能习得和专业动作技能习得两部分,二者之间互为补充。中高职院校可以以“3+2”学制为制度平台来促进其专业知识技能习得能力和专业动作技能习得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与能力水平。从专业技能的习得过程来分析,中职阶段若过于强调专业动手技能的教育,其教学效果将受到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积累水平不足的影响。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在专业动作技能习得方面存在兴趣有余而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应在教学中安排偏重于专业知识技能习得的教育活动;高职教育阶段应在中职教育阶段所奠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习得能力的基础上开设更多的专业动手技能习得类课程,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政策依据

  1.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产业政策依据。中高职院校应当依据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来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工作。中高职的发展战略选择需要遵循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规律,通过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方式,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和区域产业经济体内生产经营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势互补,进而实现职业教育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合作共赢。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正由传统的高资源耗费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向资源集约利用的精细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在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领域也存在教育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分散在诸多中高职院校中,使得部分职业院校的优势学科因教育资源匮乏而难以获得长足发展。中高职院校急需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战略的方式从校际层面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升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区域范围内职业院校的整体办学实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供应。

  2.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专业建设政策依据。中高职院校应当从专业建设相关政策的微观层面探索实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有效路径。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职业教育应当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按照文件的要求,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应当从专业结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高职专业与区域经济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关联度,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对中高职不同人才类型的需求,从而合理规划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还应从专业内涵视角来确定专业建设的主导方向、专业建设的合格标准、专业课程设置方法、专业技能训练模式及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模式等内容。理想的中高职专业衔接体系应是以专业为基轴,既有明确的专业层次规格、专业布局,又与产业体系对接、与区域经济互动,既在各自定位上办出特色,又能整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上下贯通、左右融通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职业教育专业成长体系。

  3.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职教功能政策依据。对职业教育功能的认识将直接关系到发展职业教育的方式选择、规模控制及愿景设计。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功能主要体现为既可满足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需求,又可适应学生为提升其职场地位而继续学习的要求。为此,中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学生对学业生涯的具体需求特点来定位其职业教育功能。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应当摒弃传统的以就业率为唯一考核指标的做法,在兼顾中职教育就业率考核的基础上,转而重视提升以接续高职教育为导向的中高职衔接水平。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当与中职院校在专业名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学习绩效评定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有效强化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