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品人物语言,三度参悟人格魅力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19 14:3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殳小平
分享到:

 

  语文课改总是呈曲线螺旋上升态势:有前进,有停滞;当一种倾向出现的时候,往往会掩盖另一种倾向。在一线教学中,我们常常感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和谐,而是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笔者认为,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不可小觑,根据不同的教材,把握文章的脉络,顺应学生的特点,定能让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双赢”。下面以国标本第十一册第六单元中的《钱学森》为例进行剖析。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通过感悟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文章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的形象,教学时抓住钱学森说的两段话,对理解人物的思想、把握人物的形象很有作用。

  一、一度参悟,慢嚼钱学森念国之“傻”

  课文的第二小节讲的是钱学森在美国生活富裕,工作条件优越,而他却时刻想着祖国,想早点回去报效祖国。

  课景呈现1:

  师:请大家读一读整个小节,说说这一小节讲的是什么?

  生:钱学森在生活富裕、工作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却想着回国效力。

  师:联系整个第二自然段,你们认为钱学森傻吗?为什么?

  因为有了前文的学习,再联系当时的中国现状,1935年左右,中国的局势很动荡、很混乱,而且搞科学研究的条件很缺乏。学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钱学森很傻,理由是他在外国很受器重,而且有这么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对于一个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来说,这些东西是很需要的;另一派认为钱学森不傻,他到美国学习,本来的目的就是很明确的,用自己所学回国后为国家作出贡献,而且当时落后的中国的确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又有人补充,“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作为一个中国人,把自己所学为祖国效力,理所应当。

  师:是啊,钱学森也正是这样想的,所以说他是——(板书)身在美国,心系祖国呀。再次读读他的话,你读出了什么呢?

  生:“我是中国人。”钱学森一直这样对自己说,说明他时刻没忘记自己的使命,想要报效祖国。

  生:“我是中国人。”其实我们都是中国人,都应该拥有钱学森这样的爱国情怀。

  生:钱学森真是好样的!读了他的话,我觉得钱学森太伟大了,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师:此时,你还觉得钱学森傻吗?钱学森的想法和做法的确深深震撼了我们每一个人。你们的话语也让我读懂了你们心中的骄傲。来,带着这种感情,读读钱学森的话。

  生群情激昂。

  师:是啊,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追名逐利,忽略了最应当具有的乡结!老师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讲的就是一些“海归派”和“海鳖派”,由于各人的价值取向不同,面对人生岔路口时的选择也完全不同,当然他们的发展也不一样。在当时这样的情况下,钱学森还能清醒地认识到并做出这样的选择,不得不令人心存敬意!来,把我们的崇敬也放进去读一读。

  生读。

  师:你觉得此时的钱学森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生:慷慨激昂。

  生:毅然决然。

  生:坚定。

  ……

  课景小思1:

  如何弘扬语文的人文性,用高尚的情操教育人、感染人;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披文入情,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如何由“走近文本”到“走进文本”,这是教学的重难点。老师在课堂上要抓住学生共疑的“症结”,因势利导,以一个词、一句话引领学生参悟并有所参透。

  老师的话既是导语,又是点拨,常常会起到助推作用,让学生在直面文本时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近距离对话,产生情感共鸣,然后再读。学生的情是真挚的、发自肺腑的;这样的课堂是真实的、有效的。

  笔者认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蕴涵于工具性之中,没有工具性就没有人文性。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没有人文性,工具性也就失却灵魂,成了毫无意义的“死工具”。在课堂中,语文的工具性是时时应该把握的,但它的人文性也不能忽略,把它作为一个装饰性的“花瓶”,将违背我们的内心法则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的。

  二、二度参悟,细读钱学森效国之“切”

  课文的第三、四两小节,讲的是在新中国诞生的第一个中秋夜,钱学森和中国留学生兴奋地谈起自己的去从,饱含深情袒露心迹,渴望回到祖国去。笔者还是抓住钱学森的一段话让学生谈体会。

  课景呈现2:

  师:读一读,联系上文,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呀。他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因为钱学森从祖国解放中看到了希望。书上说“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从中我感受到钱学森回国的想法一直在心中,他总想找个机会和那些在美国留学的留学生袒露。

  生:祖国解放了,他觉得这是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所以说“我们应当回去的”。

  师:把“应当”换一个词,就是——

  生:应该,必须,理所当然的……

  师:真好!从这一个词你读出了什么?

  生:钱学森觉得到美国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报效祖国,这是留学生的责任!

  师:好一个责任呀!

  师:“祖国现在是很穷”。把这个“是”去掉,句子也通顺,这个“是”放在这里有什么用意吗?

  生:中国刚刚解放很贫穷,但只要像钱学森这样的人才回去建设,祖国的未来肯定不会穷了!

  生:这里可以看出钱学森态度很诚恳,并且迫切希望别的留学生能和他一样,用自己所学报效祖国!

  师:老师想告诉你们,其实后来的很多事实都证明,钱学森不仅说到做到,而且回国后,的确为中国的导弹事业上作出了贡献,证明了钱学森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现在,能够把你们体会到的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