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语文对话教学要把握“度”(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22 16:3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丽
分享到:

 


  有的教师上课时严格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设立机械死板的对话目标。教师只是按照自己预设计划,把学生带进自己早已设好的“圈套”内。这样的课堂虽然有问答,但实质上是被动的讨论,而非平等的对话。
  有的教师走向了另一极端,在对话教学中完全迷失了教学目标,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非预设性,对话没有目标或偏离主题。文本是知识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媒介。阅读中的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多向互动,漠视文本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对话的失败。例如,一教师讲到《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这一句时,花了大量的时间与学生讨论萤火虫的外形、种类、生活习性等。虽然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却脱离了文本。教师后来想将学生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时,学生的注意力却很难集中了。
  3.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失度
  新课程改革理论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模式的。为了改变这种模式,有的教师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却忘记了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教师主导作用的失度一方面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不够上。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教师不去指导,只是换个同学回答。对学生的不当甚至是比较荒唐的想法没有任何规范。学生各忙各的,教室里乱糟糟。这种局面完全丧失了对话教学的价值。结果学生获得的知识反而不如传统讲授式教学获得的知识多。
  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学生的反馈失度上。例如,一教师在上《我为什么而活着》一课时,问道:“同学们,你们是为什么而活着呢?”其中,有的学生说:“我为玩游戏而活。”有的学生说:“我为钱而活。”有的学生说:“我为权利而活。”教师见快要下课,不去对这些偏激的想法进行纠正,只是简单地总结了一句“好,大家的答案真是丰富多彩啊。”从这一问题的本身来看,有利于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包括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但是,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引导。当学生有错误的价值观时,如果教师不加以纠正,学生就会误认为老师默认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法没有什么不对的。
  这方面还存在教师表扬过度的问题。有的学生回答的问题错误百出,教师还一味的表扬。“教育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学记》)意思是说:教育的作用是发展学生的优点并纠正他们的缺点。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是过度的表扬只能适得其反。学生也就不会那么珍惜老师的表扬了。因此,教师既要做到不轻易批评,也要做到不随便表扬。
  4.对问题的答案过于求全责备,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
  对于学生暂时回答不上的问题,教师急着说出答案。或者有的教师嫌学生说的答案没有自己或教参上说得好,就不采纳。例如:一教师在上《华南虎》时问道:大家觉得观众是怎样的一群人?”学生很踊跃地回答道:“麻木不仁”。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却是“灵魂麻痹”。教师又问:“在华南虎不羁的灵魂面前作者有何感受?”学生仍比较活跃地回答道:“同情华南虎,认为人类很无聊、丑陋”。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却是“庸俗、猥琐、无知”。于是,学生小声地在下面议论“猥琐”这个词的意思。教师接着问:“‘我终于明白’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学生缄默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够重视造成了学生积极性的减退。笔者课下与该教师交流,该教师说学生说的虽不错,但是没有教参上说得好,因此按教参板书了。教师不应简单的否定与自己或教参不同的答案,要珍视学生内心独特的体验,允许学生作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回答,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解决方法试探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