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课后补习对网络时代学生有效学习的启示(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2-17 10:3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董艳等
分享到:

 


  (四)补习目的:课程补充OR 素质拓展

  “培优”和“补差”一直为通常对课外补习的划分[10]。培优和补差反映出教育补习是一种差异化教学策略,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本研究认为,当前中小学生的课后补习除了与学校主流教育的科目学习相关,补充学校所学的课程,以应对各种升学考试外,某些课后补习也与当前终身教育需求一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拓展未来发展的潜力,通过补习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机会。这些素质除了通常所说的文艺、体育、美术等,还有专为准备参加竞赛的一些素质而进行的补习。为此,分析从两维度、四方面考察,即从“课程培优”、“课程补差”、“常规素质”、“竞赛素质”进行考察,也是对传统补习目的的一种补充解释。

  图2表明,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后补习,对于课程补差需求要远高于培优需求,这一结果印证了以往的部分研究[11]。但也与某些研究[12]不一致,如薛海平、丁小浩的研究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后补习主要是培优型。北京市家长更倾向于通过各种补习机构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比例甚至超过了对于课程的补差和培优的要求。其中还有9.2%的学生为了竞赛而参与补习。

  图2 补习目的的学生比例

  二、课后补习效果分析

  课后补习对主流学习的作用,有两种相反的研究观点:一种是对学校教育有益,表现在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等。课后补习具有对学生主流学习提供重复、强化、补充等功能,补习后会有相应的收益。另一种是带来负面影响,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因此而有很多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一)收益分析

  图3表示课后补习不同收益所占的学生比例。55.5%的学生表示参加课后补习使他们学习更好;40.3%的学生表示,因为参加课后补习使自己学习更认真,也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1/4左右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后补习使表达能力更强或者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学生的主观感受表明了课后补习对学生学习和品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只是这个比例距离75.2%的补习比例来说还有很大差距,可见课后补习并没有让全部参加补习的学生感受到成绩的提高,甚至没有觉得更好。

  图3 课后补习收益比例

  (二)代价分析

  图4按照课后补习代价比例从低到高排列。尽管“更不喜欢学习”比例排在最低,论文范文但接近10%的比例也是需要注意的数据,这样的结果与课后补习本来目的完全反向。“身体太累,无休息时间”排在最高,比例超过一半,说明参加课后补习的一多半学生认为课后补习影响了他们的身体,而中小学生正是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比身体透支稍微少的影响是“心理压力大”,这也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补习占据了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时间,这些代价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主流学习的情况。

  图4 课后补习代价比例

  (三)代价与收益的关系

  代价与收益并存,这是课后补习带来的双重影响。对于家长来说,更希望看到收益大一些,代价少一些。排除掉补习频率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两者Spearman相关系数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135**,p<0.01)。图5对参与补习的学生所获得收益和代价进行均值分析,横坐标是代表补习收益与补习代价的项数、纵坐标代表在不同项数上的学生比例。从1项到6项,补习收益与补习代价的学生比例是逐渐下降的。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补习收益和代价在不同频率下的变化情况。图6表明补习收益和补习代价随着学生参与的补习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补习收益的增加力度要大于补习代价。也就是说伴随着学生参与补习的次数增多,尽管学生为补习付出了代价,但也获得了收益。

  图5 不同补习收益与代价的学生比例

  图6 补习代价与补习收益的差异对比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