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城市的人文要义(2)
构建人文城市的第一步应明确人文城市的内涵。首先,这里所说的人文城市应当区别于以文化为首要职能的“文化城市”以及以艺术活动为中心的“艺术城市”,例如日本的京都和意大利的罗马等。文化城市是历史的产物,文化城市不仅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还需要相当长的累积过程。而“艺术之城”则是以美学理论和艺术活动基础,以城市文化艺术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城市文明建设框架,它的建设依赖着高度的物质文明与人口素质。因此,“文化城市”和“艺术城市”这两种模式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尤其在中小城市很难推广。本文所要构建的“人文城市”则是将人的存在与价值置于城市概念的核心,它与生态城市、宜居城市、文明城市等城市模式反映的是人们对一座理想城市的不同方面的要求,它们相辅相成又各有侧重,既不相互独立也不完全依赖,是建立理想城市这一目标体系下不同的分目标。因此,人文城市这一目标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具有普遍意义。
由于历史文化和人文要素差异,每个国家人文城市建设的路径也各异,因此要结合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中国的城市人文化道路。针对中国目前面临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在建设人文城市的实践中应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每座城市应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与品牌。在飞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许多城市尚未结合自身的特点规划特有的发展路径,形成千篇一律的城市风格。因此,人文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是根据城市特有的自然地理结构和历史人文要素,打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品牌。城市品牌可以是物质存在,例如建筑、食物,也可以是文化,例如传统节日。城市品牌不仅可以吸引旅游和消费,带动城市产业群发展,在人文城市中它扮演着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城市品牌的建立使得城市特征具有确定性和延续性,因此它能够给予城市居民认同感和归宿感。人文城市的构建是围绕人的需要展开的,因而能够带给生活其中的人们归宿感和认同感是人文城市的必要属性。二是文化艺术活动应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在评价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和人口素质时,人们往往根据处于该城市中上层级的人口的情况做出判断,进而所做的文化艺术活动设计也相应地满足较高层次人群的精神需求。然而,就算是在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也有着相当大量的普通市民,而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如此。人文城市搭建的是大众共享的平台,因此在进行人文城市的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市民的文化需求,不能为了短时间内提高城市的人文气息,急功近利地普及高雅艺术,这可能导致城市内部的文化断层,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3建设人文城市的两大基本原则
第一,在建设人文城市时要注意区域分异。各个城市在空间上存在横向差异,即由城市地域区位的不同,城市之间在历史、文化、地方特色、自然地理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具体情况,它要求各个城市根据各自的特色设计适应性的人文化方案;而在时间上则表现为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层次的社会经济基础,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城市人口素质、人均收入、消费习惯等诸多方面存在纵向差异。因此在实践中并不存在一条对所有城市皆适用的具体的城市人文化路径。设计和构建城市品牌的过程中,“区域分异”体现为根据城市特有的自然地理特征与历史文化禀赋,选择具有标志性的人文元素;在文化艺术活动分层设计中则体现为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
第二,人文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以人为本是人文城市的核心目标,而“公众参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构建人文城市的有效途径,是尊重区域分异的重要体现。人文城市是一个市民共识的城市,人文城市的建立也是以公众的共同参与为前提的,人们可以在参与改善城市生态和社会环境过程中,通过协商协作构筑共同的社区意识和城市文化,而城市规划者也只有在充分分析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认识理念才能在设计城市时做到以人为本,而这个过程应是建立在民众参与和反馈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杨荣金,舒俭民.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6).
[2]王松如.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6).
[3]任清岚.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浅议[J].长沙大学学报,2000,14(2).
[4]冯端翊.生态城市及其内涵[J].绿化与生活,2001(4).
[5]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6]鲁敏,王仁卿,李英杰.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与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1).
[7]肖良材,朱全秀.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建设——以江西生态城市建设为例[J].中国市场,2010(3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