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高职建筑测量课程建设与能力培养的探索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3 16:1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郁俊超等
分享到:

 

  摘要: 针对《建筑测量》课程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分析目前在教学与实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建筑测量;课程建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235-02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应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处理好教学与实践的关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1]。而《建筑测量》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技术含量高、对动手能力要求高、实践性强。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零距离”和工作岗位对接,必须对课程建设和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1 目前存在问题

  1.1 教学内容不合理 现有的出版的《建筑测量》教材很多,但是内容普遍偏广,而深度又不够。往往涉及建筑、道路、管道等好几个专业。其针对性、适用性不强,部分内容不贴合实际工作需要。

  1.2 实训建设滞后 由于资金的缺乏,测量仪器数量有限、陈旧:大部分还是DS3型水准仪以及DJ6型经纬仪,而诸如自动安平仪、全站仪、红外测距仪、GPS等仪器缺乏。不能让学生学习到目前实际工作中已广泛使用的仪器,容易导致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对一些仪器还不会操作的情况出现。同时,实训仅限于在校园内进行,不能模拟实际施工的复杂情况,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认识。

  1.3 课堂教学手段单一 现有的教学手段大部分是PPT教学,然后在教室上一次理论课在室外上一次实训课。虽然理论课时能够通过图的方式将仪器的组成、操作方法以及顺序等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有一定的认识但还是不够,等学生实际练习的时候对这些内容几乎都忘记了,只有部分课后复习的同学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样又需要重新讲解一次。而现场讲解时又由于学生较多,老师讲解时有的学生听不到在外围就容易放松自己,这样效率就很低。

  1.4 实训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现有的实训教学分为课堂实训和实训周集中实训两种形式。通常采用的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实施,教师在实训过程中进行辅导的方式。学生对实训有一定的热情和兴趣,但由于现有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小组为单位打分,因此就给了有些同学在小组内“混日子”的空间,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实训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 课程建设与教学目标的定位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落实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2]。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既要考虑本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又要体现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对本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着重考虑测量、计算、绘图、用图及施工放样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基本性能及使用方法;熟悉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3]。此外,根据职业教育理论,课程应坚持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

  2.1 教学内容的选取 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充分考虑教学时数的要求、实际工作的需要、以及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因素。课程内容以学习情境来划分,将整个建筑测量内容划分成三个学习情境,即: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以及建筑施工测量。每个部分各成体系。见表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