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城市综合性干道的空间环境设计探讨(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4 19:0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韩锡菲
分享到:

 

  为避免街道设计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或者过于强调自我,没有统一性,我们依据沿线的用地功能,通过功能的集聚和整合,以道路和河流为界,形成了六大特色段落,其中,文贤路至万兴桥港段凭借交通区位及景观优势,作为整个商务大道的重点区,以水乡文化体验为特色,以休闲娱乐为主导,以商业购物功能为支撑,形成具有相当商务接待、商务办公、创意SOHO、酒店式公寓以及单身公寓承载力的复合型现代化休闲商务区。

  通过用地功能的调整,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相对单一的空间界面,形成了层次丰富、整体协调、韵律感强的街道界面组合;同时,用地的调整带来了建筑高度的变化,形成了高低起伏流动的天际轮廓线,体现了丰富的层次和理性的次序。

  4.2生态对接,打开滨水资源

  加快长中港公园的建设,聚集滨水人气,创建东西向的公共滨水休闲带,打开滨水界面,临水设置低层休闲商业,设计不同的水体空间尺度以及有节奏而彼此联系的岸线活动,形成生态廊道,并与西面的植物公园、湿地公园及东面的双溪公园相连,形成生态对接。

  4.3融于现状,织补天际线

  控制建筑退线,保证具有一定规模的连续街道界面,重要节点处提高建筑高度作为制高点,形成高低起伏的优美天际线。

  建筑高度与商务大道沿线天际轮廓线:

  起(高潮):规划区建筑制高点是天际线凸显的区段,主要在中央商务休闲区,建筑制高点是130米高的商务酒店,其他建筑应不高于上述建筑;落(低落):靠近万兴桥港和五环洞港附近,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低、多层为主,建筑轮廓线呈现跌落趋势;承(承接):道路沿线的居住用地以连续富有韵律的界面承接景观和功能的转折点;放(断开):沿长中港公园以公共开敞空间为主,远处的建筑轮廓逐渐消失在自然绿化之中。

  4.4基于车行景观的考虑

  作为快速路,人们主要是以车行方式来感受这条道路的景观特色,而现状沿商务大道的整体形象较为平淡,缺乏令人振奋的节点,场所特质较为模糊,沿途观景显得疲劳而乏味。我们认为以节点的方式安排商务大道的空间结构比较可行,按车行每小时40KM计算,每2分钟左右经历一处节点,能取得较好的空间感受效果。而道路路口的转换将形成视线的交汇点,是设置景观节点的适当位置。规划形成五大节点,各节点之间通过建筑功能和空间组合形态的设置体现个性。

  4.5基于人的行为的考虑

  商务大道沿线居住和商业功能的设置必将带来各种人流,或短暂通过,或驻足停留,各种人的行为活动需要一个适宜人的尺度的空间。目前,商务大道两侧空间存在尺度或偏大或偏小的问题,缺乏舒适的行为环境。

  我们通过公共空间的梳理和整合,对建筑细部的处理,为那些设置底层商业的区段提供舒适的步行环境。为主要适当补充视觉焦点与小型公共开放空间,以增强街道的韵律感与节奏感,裙房部分以及沿街的其他建筑物应充分考虑行人尺度,加强建筑物的细部处理。

  5.结语

  道路作为构成城市意象的元素之一,其不仅承担交通组织功能,同时也是人们认知城市的主要视觉场所。因此,道路空间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其所穿越区域的场所特质,不仅要有效解决人流和物流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快速移动,也要提供人们感受和理解城市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剥离与协同:交通性景观道路设计策略刍议》

  《以线性空间理论解读富有城市特色的道路景观》2010

  《城市快速路上多功能车道设置的设计思路》

  《从交通到景观功能重塑》2009

  《城市景观大道设计浅议》2011

  《城市道路界面景观的建构与设计策略探讨》200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