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我国预拌混凝土的现状浅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0-20 23:5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葛艳丽
分享到: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现状,然后从理念、技术、设备、环保、管理等方面对预拌制混凝土的状况以及与国外混凝土生产及施工方面的差距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同行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

  前言

  预拌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工程结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链接了生产和建筑应用两大领域,具有一系列优秀特征。目前,混凝土产业正逐步成为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兴产业力量。由于我国整个预拌混凝土行业在生产经营理念、混凝土技术、设备、环保、管理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都有一定的距离和差异。以下就此进行阐述。

  一、混凝土理念的差距分析

  国外对混凝土的理念已从九十年代的耐久性、经济性、安全性相对独立的传统混凝土到2000年后安全性、工作性共同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直到现在同时对工作性、安全性、生态性、耐久性、经济性共同追求的优质混凝土。其对混凝土的要求已发生根本变化,而国内大部份对混凝土的理念还停留在第一阶段即传统混凝土。目前整个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并没有系统的,较前瞻的混凝土理念。

  二、混凝土技术的差距分析

  1、配合比设计已从传统强度设计依据水灰比(W/C)而向水胶比(W/B)和水固比(W/S)为主的改变,水泥已从单一主要材料发展到以水泥及其它胶凝材料(粉煤灰、矿渣)、骨料、高性能外加剂并举的时代。从而在混凝土的安全性上有了相当的突破。

  2、在目前企业追求的经济性上,通过新的理念和配合比设计思路的改变,已从1公斤水泥只能发挥0.7kgf/cm2(10psi)发展到目前1公斤水泥能发挥2.8kgf/cm2(40psi)的水平,不仅使水泥用量减少了近2/3,大大的提高了经济性。同时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生产1kg水泥过程会排放1m3的CO2,如果技术进步,我们的水泥用量可较目前产量减少一半,那也会对人类环保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

  3、对骨料的重视,目前的强度设计已向骨料为基础改变,因为在构成混凝土的材料中骨料本身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60%~75%,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应该是最大的,通过对骨料形状、级配的要求(洁净度、坚硬度,不含有害粉质、混土和有机物及适当的颗粒形状)从而通过先物理后化学的理论,使骨料在未有其它胶凝材料的情况下,也达到一定支撑载重能力。但目前国内普遍对骨料都不重视,在如何形成致密性,通过骨料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研究和应用上几乎是空白。

  4、混凝土掺料技术,掺料主要是指混凝土组成成份内除水、骨料和水泥以外的成份,掺料的使用开发的目的一般是希望改变原有混凝土的某些特殊品质,通过这此目的获取混凝良好的工作性,强度(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生态性、体积稳定性、低透水性、水密性、韧性、凝结或其它结果。国外目前通过这一技术的充分研发,在一方面配制出了SCC(自密混凝土),SFC(自流平免振捣),SLC(自流平)先进混凝土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水泥的用量,充分利用了大量废弃物(粉煤灰、稻草灰、矿渣、硅灰等),做到循环利用,发展生态经济。我国虽在这一块有一定的使用,但在使用机理,使用数量上,还较为落后,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