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z超高速无线网络接入机制研究
0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multiGbit/s 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或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应用需求的增加给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提出更多新的挑战。而57~66 GHz频段对高速短距离无线网络来说将是解决这些挑战的一个理想选择。57~66 GHz频段[1]是当前没有分配执照的较大的连续可用频段。该频段吸引multiGbit/s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2]:1)可支持multiGbit/s的数据速率和较大带宽;2)该频段信号衰减严重,所以它只能满足短距离的无线通信;3)该频段波长较短,可通过基于波束赋形的天线阵列达到较高的链路预算。因此,57~66 GHz频段(以下简称60 GHz频段)具有巨大的潜力实现multiGbit/s短距离无线通信。此外,IEEE已开始制定工作在60 GHz频段相应的标准如IEEE 802.15.3c[3]和IEEE 802.11ad[4]以支持毫米波段multiGbit/s短距离无线通信。IEEE 802.15.3c是在IEEE 802.15.3基础之上修改得来的,该标准主要用于扩展可供选择的毫米波段物理层和MAC层,同时定义了WPAN piconet的工作方式。而IEEE 802.11ad是在IEEE 802.11基础之上修改得来的,该标准同样设计了可供选择的毫米波段物理层和MAC层,同时规定了WLAN PBSS的工作方式。本文将对这2个标准的MAC层关键技术做出详细的解释和对比分析,然后叙述它们对太赫兹超高速网络MAC层设计的借鉴作用。
本文后续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1节详细介绍了IEEE 802.15.3c标准和IEEE 802.11ad标准草案各自MAC层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他们各自的组网方式和基本的信道接入机制;第2节给出二者的对比分析;第3节详述二者对太赫兹超高速无线网络MAC层设计的借鉴作用;最后,第4节总结全文并简介未来工作。
1超高速无线网络接入机制
现有的支持1 Gbit/s以上数据速率的超高速无线网络接入的标准化机制主要有2种,分别在IEEE 802.15.3c标准和IEEE 802.11ad标准草案中规定,以下具体介绍它们的MAC层工作原理。
1.1IEEE 802.15.3c无线网络接入机制
1.1.1组网
1)IEEE 802.15.3c piconet的组成。
在IEEE 802.15.3c标准中,无线网络以piconet (微微网) 的形式运行[56]。piconet是一种允许网络节点(在标准中也称之为DEV)之间进行相互通信的WPAN Ad Hoc网络。节点通信范围约为10 m,且可处于静态或动态。
piconet的组成如图1所示。一个piconet由一些相互之间可以进行通信的节点组成,其中一个节点做为该piconet的PNC (piconet coordinator,微微网协调者);PNC通过广播信标帧(beacon)为该piconet提供基本的定时机制和信道接入控制信息。网络中任意2个节点之间均可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图1IEEE 802.15.3c piconet的组成示意图2)piconet的组网过程。
首先,DEV应扫描信道不少于65 535 μs[5]以接收其他piconet PNC广播的beacon。若在此期间该DEV收到beacon,则它应开始关联过程以成为该piconet的成员或尝试开始一个子piconet或邻居piconet。若在此期间该DEV没有收到beacon,表明信道空闲,在该DEV附近无piconet的存在;则该DEV将承担PNC的角色建立一个piconet。
此时,该PNC开始广播beacon,能收到该beacon的其他DEV会在超帧的CAP时期进行关联过程以成为该piconet的成员。同时,需传输数据的DEV会在CAP时期给PNC发送CTA request command,收到CTA request command的PNC会给DEV分配CTAs且将分配CTAs的信息在beacon中广播给该piconet的所有成员。然后,源DEV和目的DEV即会按照分配的CTAs进行数据传输。其他DEVs在这些CTAs期间则不能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若PNC要离开piconet且无其他DEVs担任该piconet的PNC角色,则该piconet应停止运行。因此若时间足够,在PNC离开piconet之前,PNC应将PNC shutdown IE信息通过信标帧广播给piconet的DEVs以通知它们该pincnet即将关闭。
1.1.2无线接入机制
1)IEEE 802.15.3c的超帧。
IEEE 802.15.3c piconet的信道时间由一系列超帧组成[7]。超帧又包括信标帧(beacon),竞争接入时期(contention access period, CAP)和信道时间分配时期(channel time allocation period, CTAP)。IEEE 802.15.3c piconet的超帧结构如图2所示。
图2IEEE 802.15.3c piconet的超帧在信标帧时期,PNC首先广播一个信标帧给piconet中的DEVs,该信标帧包含了该piconet中的基本信息,如piconet中节点的状态信息,超帧的持续时间、竞争接入的起止时间等;收到第一个信标帧后,有数据传输需求的DEVs向PNC请求分配时隙资源;PNC收到请求后,再广播一个信标帧以通告时隙分配情况。竞争接入时期CAP(contention access period)[7]主要用于交换piconet中的命令帧和同步数据帧等;CAP在超帧中是否出现,出现的起止时间等均由PNC决定。信道时间分配时期CTAP (channel time allocation period)同样由PNC分配,它包括CTAs(channel time allocations)和MCTAs(management CTAs)2种;CTAs主要用于交换piconet中的同步/异步数据流、命令帧等信息;而MCTAs在某些情况下可替代CAP传输命令帧。
2)IEEE 802.15.3c的信道接入机制。
在IEEE 802.15.3c piconet中,DEVs的基本信道接入机制(channel access mechanisms)[5]为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和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在超帧的不同时期DEVs采用不同的信道接入机制;CSMA/CA用于CAP时期,而TDMA用于CTAP时期。其具体的信道接入过程如下。
(1) 若超帧中有CAP[8]时期,则该时期DEVs使用CSMA/CA和退避机制(backoff procedure)实现信道接入。在开始CSMA/CA过程之前,首先列出在退避机制中用到的4个参数:
a)retry_count: 一个整形数据,取值范围是[0,3];
b)backoff_window(retry_count):其有效取值有:[7, 15, 31, 63];
c)pBackoffSlot: 检测信道所需时间以决定物理层的相关参数;
d)bw_random(retry_count): 一个随机整数,在[0, backoff_window(retry_count)]之间随机选择。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