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对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的几点思考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1-11 14:0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秋利等
分享到:

 

  【摘要】本文主要简述了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退耕还林工作取得的成果,揭示了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中存在问题和潜在的矛盾,并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建议

  退耕还林工程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实施了近15年,在陈仓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上下紧密配合,坚持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落到实处,让党和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深深地扎根于三秦大地广大百姓的心中。

  1退耕还林工作取得的成绩

  1.1退耕还林基本情况

  十多年来,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陈仓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5333hm2,工程涉及18个镇,251个行政村,3万多户群众。截至2012年,已向群从兑现补助资金9205.56万元,为全区12.4万农民群众送去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凤阁岭镇建河村、毛家庄村,坪头镇的焦了庄村、大坪村,拓石镇的通洞村、石家滩村依托工程,建成了花椒专业村;新街镇官村建起了核桃园示范基地;天王镇关尔下村、坪头镇安坪崛起为板栗产业专业村,区内一村一品的格局全面成形。

  1.2退耕还林效益

  1.2.1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该工程,区内西山八镇花椒、核桃年收入达亿元以上。仅工程支撑下的干杂果产业收入一项,就促进退耕户人均增收达千元以上。

  1.2.2社会效益

  一是劳动配置逐趋优化。退耕后,山区群众从传统农业模式中解放出来,大批的农民兄弟走出大山,加入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洪流中,成为城市化建设中的一支新型大军。外出务工农民由退耕还林前的三万余人增加到现在的17.17万人,年创收达8.4亿元,全区农民年人均增收1680元,大大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

  1.2.3生态效益

  仅造林一项,实现了全区增绿13333hm2,域内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由原来的阴、暗、黄、尘转变为绿、清、明、净,森林覆盖率比退耕还林前提高近5个百分点,极大的改善了区域社会和生产生活环境。造林绿化巩固了小流域治理效果,区内水土流失面积大幅下降,特别是原来每年土壤侵蚀模数达4000t/km2的县功、新街等地区,土壤侵蚀模数已下降至2000t/km2,约10km2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态效益极为明显。

  2存在问题和潜在矛盾

  十多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深入,成绩和效益不断彰显,但新的矛盾和问题也相继出现。解决退耕区群众长远生计问题日趋紧迫,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及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研究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已成为今后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的当务之急。

  (1)荒山造林保存率亟需提高。原退耕荒山造林补贴标准为50元/667㎡。但荒山造林地多数地处偏远,立地条件差,作业难度大,加之近年物价上涨、工费时骤升,50元标准的造林补贴已难以调动农户造林积极性,补植工作也无法提高质量,荒山造林保存率呈严重下降趋势。

  (2)退耕经济林抚育难度逐年增大。农户栽植经济林或经济兼用林积极性高,造林比例相对较大,抚育作务劳动力需求较大,而强壮劳力又大部外出务工,收获季节缺少劳力,使得果实不能及时收回晾晒入仓;也没有统一规范的经济农协组织进行管理和销售,导致市场混乱、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出现了丰产不丰收、效益低下的现象,影响了部分群众的积极性。

  (3)退耕还林配套产业培育投入相对较弱。本地经济基础相对较弱,投入不足,没有及时培育起具有较强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农产品多数仍然以原始方式销售,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上不去,广大林农得不到更多的经济实惠,造成大力度退耕、小幅度受益的不良局面。

  (4)技术服务相对滞后。退耕区经济林作务水平低,施肥、修剪、防虫、抚育滞后,果实质量不高,产量受自然影响大。形成原因:一方面是缺乏先进科学的修剪作业技能,另一方面是抚育工作缺乏必须的劳动力。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