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基于“三农”视角的黄冈乡村旅游商品资源开发(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14 15:5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林辉 钟华
分享到:

 

  (三)重视旅游商品文化挖掘

  旅游深层次是文化现象,旅游商品因有文化内涵的充实而富有长远的生命力。但就商品本身而言,其功用、样式都很容易过时而毫无作用,但是商品如果赋予了文化的内涵,便会有长远的生命力,也会无形中提升其附加值。笔者认为黄冈旅游商品资源可以从以下文化方面着手开发:,

  1.红色文化

  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为缔造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红色文化是永不退色的主题,黄冈亦应该充分应用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开发具有红色背景的旅游商品,比如:目前开发的红安大布、红安绣花鞋、将军菜等都是借助红色文化发展旅游经济。黄冈旅游商品还应该更加有力的借助红色文化,比如统一老区旅游商品的品牌,如“大别山”,深度挖掘英雄人物和旅游商品资源的联系,将红色故事、红色人物和旅游商品更加紧密联系起来。

  2.东坡文化

  苏东坡因受累“乌台诗案”于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贬黄州,至元丰七年(1084年)离去。在黄州生活的四年多时间里,不仅取得了个人诗词发展的顶峰,更是与黄州结下了不解的情缘。苏东坡在黄州的四年不仅游览了黄冈以及黄冈周边的风景名胜,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词赋;而且黄州的饮食文化很多都和苏东坡有关。

  发展黄冈旅游业或者旅游商品业不开发和东坡文化相关的旅游商品简直是拿着金饭碗讨饭。黄冈坐拥名人故里,有苏轼生活的黄州古城,没能开发好和苏相关的旅游商品实是可惜。利用本地浓厚的文化底蕴,开发和苏轼有关的旅游商品,比如:东坡肉、东坡饼等应该是大打苏轼的名人牌,在制作工艺、原材料、包装、广告上面多做文章,提高饮食文化的内涵。此外,还可以开发诸如东坡字画、东坡画像、雕塑等相关旅游商品。

  3.吴楚文化

  黄冈地处“吴头楚尾”,文化底蕴浓厚,吴、楚文化交融。黄冈地处鄂东,是湖北的东大门,先秦时属于楚国范围,后在不断的历史更替中受吴、楚文化的影响最深远。黄冈旅游商品可以借助楚文化的内涵包装自己,特别是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方面,开发具有楚风楚韵、吴风古韵的旅游商品,包括青铜工艺的编钟、漆器纪念品,形式可以多样,如:钥匙挂链、手机挂链、文化T恤之类的。

  (四)大力发展农副土特产品和旅游工艺品

  农副土特产品本身对生产和储存的条件要求高,开发出来的旅游商品附加值相对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而言较低。但是从黄冈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民增收角度考虑,农村土地上生产的农副土特产品是保证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利用本地特色材料原料,运用独特的工艺进行精美制作的旅游工艺品,既是传统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载体。充分发掘黄冈农村地区民间艺人,展示、传承其技艺,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加工、包装农副土特产品和旅游工艺品,注重增加农副土特产品和旅游工艺品的附加值。

  (五)创新乡村旅游商品的销售

  我国旅游商品销售渠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设于景区、景点的零售网点,包括旅游景区自办自营和个体承包的经营点,另一种是与旅行社挂靠的旅游商品定点销售商店。,对于乡村旅游商品的销售渠道,笔者认为除了上述两种销售途径外,还可以借助B2B模式的网络销售平台开展农副土特产品、旅游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比如淘宝网的“生鲜”平台等。

  除此之外,可适当引入新型农业产品或产销体系,例如超市农业(借助原有旅游商品销售体系,在市区和区县中心地,评选设立一批乡村旅游商品超市或柜台,集中销售有特色的当地乡村旅游商品)、阳台农业(开发能让游客直接带回家的盆栽果蔬)、立体农业等。,

  对于乡村旅游商品的销售模式,可以借助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农户+公司”的形式,这样对于生产和种植的农户来讲可以规避自身信息弱势,专业开展农副土特产品种植和旅游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制作。

  参考文献:

  [1]潘小其.旅游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盘晓愚.地方旅游商品层级体系建设[J].贵州大学学报,2008(9).

  [3]王庆,柯珍堂.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8).

  [4]吴必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6).

  [5]孔祥军.提高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经济效益的对策和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1).

  [6]王文慧.农村旅游商品开发效益提升途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2(12).

  [7]甄翌.地理标志与我国旅游商品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