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公共卫生意义的探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1 17:1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常艳军
分享到:

 

  摘 要:近几年猪附红细胞体病呈上升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此病以40日龄左右的仔猪病死率最高,经过治疗康复的猪呈健康带菌。此病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蚊虫叮咬血液传播。临床上以高温、贫血、消瘦、腹部、四肢、耳廓边缘呈紫红色(特征性变化)体症,即可初步诊断。确诊以实验室血液学检验,鲜血压片、Gram、Wrght染色、镜检检出病原体。治疗可选土霉素、四环素等药物可治愈。据资料介绍人的阳性率高达80%,因此,做了公共卫生意义的初步探讨,从人的血液中查出了少量的病原体,但无体症,何种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病;血液传播;公共卫生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A

  猪附红细胞体病(Eperzzythrozoonosis Suis)是由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传染病,此病多为隐性感染。急性发作时以高热贫血,黄疸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1928年Schilling等从啮齿类的动物血液中检查出附红细胞体。随后在猪、牛、羊、兔、犬、猪、鸡等十几种动物中陆续发现附红细胞体病。1986年Punlric等报告了人的附红细胞体病。有资料介绍,人的感染阳性率可1964达80%以上,但除了猪之外其他动物发病率不高。

  2009年7~9月期间建昌县汤神庙镇有几户养猪场先后出现无名高热,突然发病和死亡的病例。初步统计发病率(405/2376)17%;病死率(162/405)40%。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检验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

  1 流行病学

  从这次发病猪群的年龄上看,各种年龄均易感,但以40日龄左右仔猪感染死亡最为严重;从发病的时间上,春季零散发生,以夏季发病最高。健康猪的体内可检出附红细胞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外界环境及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气候恶劣、过度拥挤等都可引起发病。调查结果证明蚊虫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次人为因素如使用不干净的连续注射器、耳号卡钳、去势器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子,猪互相咬架或食入被血污染的饲料均可感染,是否垂直感染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 临床症状

  病猪高热体温为40℃~41.5℃,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热初期眼结膜潮红或苍白,后期黄疸。腹下皮肤、四肢、耳廓边缘红紫色(本病特征)指压不退色。严重的病猪呼吸困难,气喘呈犬坐姿势。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贫血症状,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排红色稀便及深红色或褐色干便。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