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成瘾的若干行为机制(2)
Muraven等[18]认为,感觉寻求是一种寻找情绪、加剧情绪以获得快感的心理需求。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活动,比如说博彩,自然就会被那些有感觉寻求特质的人所青睐。因为博彩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所以这种具备感觉寻求特点的活动非常受大学生喜欢。由此看来,博彩行为能反映个体在感觉寻求特质方面的差异。Melissa等[19]对此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参与博彩的动机更多是为了追求新奇、追求冒险。Martinotti等[20]随机招募被试,用SOGS(thesouthoaksgamblingscreen,南奥克斯赌博问卷)区分博彩成瘾的程度,然后用TCI(temperamentandcharacterinventory,气质性格量表)比较控制组、病态赌徒、非病态赌徒之间的差距,结果表明病态赌徒追求新奇维度与避免伤害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得分。这可能是由于赌徒喜欢追求刺激,而且总是相信自己会赢。Martinotti认为追求新奇维度的确是一个能预测病态博彩障碍的因素。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得出不同的结论。Michael等[21]采用5大人格问卷对成瘾中心292名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赌徒在冲动性特质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感觉寻求特质上也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前人研究不同。研究人员认为感觉寻求只是与博彩行为有关,而不是与博彩成瘾相关。
总的来说,感觉寻求特质是否能够预测病态博彩障碍尚未得出一致性的结论,但是,从大部分的研究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感觉寻求特质的确和病态博彩行为相关。博彩过程中伴随着情绪的加剧,而感觉寻求特质的个体会更愿意去参与博彩活动。当然,Michael[21]等研究者指出应该区分博彩成瘾和博彩行为这2个概念。也许感觉寻求特质对博彩成瘾的影响和博彩行为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1.2.2决策障碍特质
决策障碍(decision-makingdysfunction)是很多依赖性精神疾病的核心症状,以爱荷华博弈任务(iowagamblingtask,IGT)和格鲁吉亚博弈任务(georgiagamblingtask,GGT)为主要测量工具[22-23],病态博彩患者很多都是决策障碍患者。这些患者的显著特征是行为只考虑眼前回报,而不考虑后果。病态博彩决策障碍患者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博彩活动的一切。
很多学者致力研究决策障碍与病态博彩之间的关系。Ingmar等[24]对44名被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行为决策由个人对奖励的敏感性(BAS)来决定,而不是由个人冲动人格特质来决定。Ingmar表示这种决策障碍特质是造成病态博彩的主要原因之一。Catalina等[25]研究了健康青少年(9~17岁),采用艾森克(少年)人格问卷(EPQ-J)和爱荷华赌博任务,测量两者得分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神经质维度与决策之间有明显关系,而且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陷入决策障碍,这是因为男性和女性在IGT任务上表现出不同的大脑机制:男性VmPFC右边活动更为剧烈;女性的左背外侧PFC活动更剧烈。
总的看来,人格中的感觉寻求特质与决策障碍特质可能和病态博彩障碍存在正相关。不过这一结论尚需谨慎;因为尽管病态赌徒常常具有某种人格障碍,但人格障碍和人格特质对病态博彩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还不清楚,何况人格与病态博彩行为之间的相关还会受到被试、测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2博彩的认知方面
一个人的行为受自己意愿的支配,其行为间接反映一个人的意愿和想法。如果想了解问题彩民为什么会沉迷博彩,那就有必要了解博彩者对博彩的想法,即博彩成瘾的认知因素。
2.1迷信信念与博彩
迷信(superstitiousbeliefs)被定义为对2个独立事件之间产生的错误因果关系,并坚信这种因果关系存在[25]。迷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是一种错误认知或认知偏差。虽然迷信是一种不科学的认知方式,但它却普遍存在并且在个体行为的维持中起到了工具性的作用。比如说,有运动员认定自己的戒指是吉祥的,会让自己赢得比赛,因此,在比赛上场前总是要亲吻自己手上的戒指。如果某一天他没有亲吻自己手上的戒指并且比赛输了,这个人就会认为输掉比赛是因为自己忘了亲吻戒指,这种想法就会导致他以后每次都记住亲吻自己的戒指,成为一种仪式性的行为。也就是说迷信对行为具有维持和巩固的作用。
迷信在博彩行为中也可能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根据Jackie[26]的研究结果,问题博彩者比非问题博彩者有更高的迷信得分,而且迷信得分高的博彩者每周博彩次数、每次博彩赌注数量都要显著高于得分低的博彩者,迷信的人在博彩过程中也会有更高的卷入程度。这些结果显示迷信在博彩过程中起到了加强博彩行为的作用。另外,Jackie[26]推测迷信信念的发展会受到博彩强度的影响。
2.2反事实倾向与预期后悔
Roese[27]发现:当人们发现自己的彩票没有中奖的时候(事实和自己的预期不相符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出现“我要是买那个就好了”这样的想法,而很少有人会想“我要是不买就不会扔掉10块钱了”。他把前面的想法叫作上行反事实倾向(upwardcounterfactual),把后者叫做下行反事实倾向(downwardcounterfactual)。产生反事实倾向就意味着体验到后悔。
在实际生活中,上行反事实倾向容易因为行为的改变而引发[28]。一些彩民习惯使用系列、固定的号码后就不愿意轻易停用或者改用其他的号码,因为担心改变会使自己错过中奖。一些赌徒也觉得,如果罔顾所有损失的钱停止博彩,那坚持买了那么久的号码就可能会马上出现[29]。这样的念头促使赌徒不断购买彩票,目的就是不让自己体验到后悔,不让自己产生上行反事实倾向。
如果一个人改变了以前的行为而产生了不好的结果,那人们就会极力避免改变这个行为。改变行为之后潜在的消极结果导致行为改变的停止,称为预期后悔(anticipatoryregret)[30]。
按照反事实倾向和预期后悔理论,彩民若有过改变以往购买的彩票号码错过中奖的经历,就会产生上行反事实倾向的情绪体验——当初不改号码就好了。上行反事实倾向构成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使得彩民会极力避免出现这样的后悔,从而采取预防性应对——坚持购买原来的号码不变以免错过中奖而后悔,这就是预期后悔。预期后悔具有维持行为的功能,在博彩中预期后悔会使赌徒不断持续博彩,从而导致成瘾。
预期后悔作为一种强大的认知机制,会使人们在某种情形下固定一种行为。在博彩当中,认为自己拥有幸运数字的人比那些没有这种想法的人更容易体会到预期后悔[30]。
2.3博彩的认知控制
在博彩过程中,人们经常会产生控制感,有的人觉得他们有能力控制博彩结果,有些人则渴望去控制博彩的结果。控制幻觉、控制渴望,以及博彩者的内外控制点对博彩行为都有影响。
许多人都在博彩过程中抱有对随机事件的控制幻觉(illusionofcontrol),自选博彩号码让自己觉得博彩结果受自己掌控,自以为能够控制博彩的随机结果。这个错误信念影响他们购买过程中的决策并会提高他们博彩的频率[31]。
控制渴望(desireforcontrol)和内外控制点(locusofcontrol)这2个心理控制结构可以作为预测博彩成瘾的关键因素。有研究得出结论:当控制渴望较低的时候,无论是外控者(无能力感)还是内控者(有能力感)在博彩行为上都不是很积极;但是,当控制渴望较高的时候,内控者的购买程度明显地大于外控者的购买程度[3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