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对近代中国武术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重新认识(4)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09 14:3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蔡宝忠
分享到:

 

  马良与褚民谊影响了一批武术名家,在这里可以举例说明。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马良于1939年、1943年2次组织“中国武术表演队”;褚民谊于1940年也组队参加日本天皇组织的所谓“友善活动”,直接策划附敌或媚敌行动,参与者有许禹生、吴斌楼、宝善林、王侠林、牛德海、王保英、龚玉福等。就这3次活动的参加者而言,不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是不足称道的失节行为,是缺乏民族气节的表现,根本谈不到什么“振奋了国威”,更不是什么武术史上的“佳话”。几十年后,居然将参加这些活动的照片公布天下,将活动的内容只做完全正面的描写。这不但表现了民族气节意识的淡漠和缺乏反省精神,而且还有欺蒙社会与误导读者之嫌,反映了武术人物评价标准的失范与错乱。值得冷静地反思。

  抗日战争爆发后,还有一些习武之人走上了与人民为敌的不轨之路。如大成拳名家王芗斋,在北平沦陷后,经臭名昭著的卖国汉奸张壁介绍来北平授拳,自称是来抗日,后成了北平伪市长袁良的保镖,甘当走狗,专为日本人做事,被北平武术界同行所咒骂。不仅如此,其得意弟子姚宗勋仗势欺人,曾带着几个日本宪兵,牵着几条大狼狗,来到大兴国术馆,指名道姓地要和武培卿较量。无奈之下,武培卿与之放对。宪兵在后,狼狗在侧,怎可出手?姚宗勋借机举手将武培卿打伤,便扬长而去。此举,激怒了整个北平国术界,矛头直接指向姚宗勋的师傅王芗斋,而王此时正是北平伪市长的保镖。其他徒弟又如何呢?在这里可以用一句武术谚语加以回答:心不正,拳则偏。另外,王向斋与齐纯芝私交颇深,并与他狼狈为奸,以教拳为名网罗社会上的地痞流氓张敬尧和孙传芳等人,通过齐纯芝先后同川岛芳子勾结成为汉奸。卢沟桥事变前后,齐纯芝把川岛芳子的住宅跨车胡同15号作为汉奸们勾结和破坏抗战活动的黑窝。1937年平津失陷后,齐纯芝任伪华北政府委第一任主任,杨秀真(齐纯芝门生)任绥靖总督办,胡杰(齐纯芝门生)任工务总督办,王向斋也曾任华北治安总署督办。在日本特务的操纵指使下,又同伪满州国溥仪互为勾结,并预谋同汪精卫的伪南京国民政府接触来联合反共。此言一出,不亚于对王芗斋从政治上判了死刑,也成了大成拳(意拳)是所谓汉奸拳的铁证之一。最近10年以来,一直有人对此予以反驳和辩解;但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史料证据批驳此说,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可以说还在云雾之中。

  另在《中国武术人名辞典》144页有当代武术人物“李俊卿”的一条词条,其中说李俊卿“曾任江苏省省长李士群保镖”。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李士群是臭名昭著的日本特务,汪精卫汉奸集团“76号特工总部”的总头目,一个十恶不赦的汉奸卖国贼。有“杀人狂”之号的李士群,双手沾满了抗日军民和无辜百姓的鲜血,他以“清乡”有功,于1941年12月出任汪伪江苏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此后,更加变本加厉地围剿抓捕抗战军民,尤其是针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和地方抗日力量,多少人惨死在这个魔鬼的屠刀之下。试想以李士群的阴鸷歹毒,能给他当保镖的,恐怕只能是他亲信可靠的“76号”分子,或是毫无良心可言的江湖打手之流。如果李俊卿确有这样的经历,照理,数十年后应该深自愧疚,摭之掩之犹恐不及,怎么还有人把这当作光荣经历张扬出来。我们只能把这看成是对武德的公然蔑视,是对中华武术人文精神和价值标准的讽刺与嘲弄。

  这种现象虽然只是个别的,但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长期以来,我们对近代武术研究是明显不够的,特别是对民国时期的武术家或民间拳师缺乏考证。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里,民间拳师的流动性较大,投其所好,不法之徒是存在的。以往的研究只重视对人物的正效应,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即负效应。以褚民谊和马良为例,二人身居高官,影响一批人是必然的。我们对这批人应如何看待,限于资料的缺乏,暂不能主观臆断;但它的确需要研究,更需要突破。在最后还是要强调:习武崇德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应重人品、重民族气节。

  参考文献:

  [1]全唐文补遗.山西卷[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他收过陈真这个徒弟吗[N].辽沈晚报,2006-10-14.

  [3]王承仁,曹木清,吴剑杰,等.中国近百年辞典[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247.

  [4]张震海.漫谈精武体育会简史[J].中华国术,1992,1(3):42.

  [5]李诚.习武必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1:201.

  [6]李文海.“振兴中华”口号的由来[N].人民日报,1982-04-30(5).

  [7]吴自牧,梦梁.角面坻:外郡行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8]马明达.应该重新审视“国术”[J].体育文史,1999(5):36.

  [9]马贤达.中国武术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

  [10]俞觉安.上海精武会首任会长农劲荪[J].上海体育史话,1988(4):28.

  [11]韩锡曾.精武体育会创始人考辩[J].浙江体育科学,1995(2):49-52.

  [12]潘公展.陈其美评传[C].陈英士纪念集,1985:192.

  [13]张重天.我所知道的陈其美[J].文史知识,1982(2):65.

  [14]陈公哲.精武会50年[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89.

  [15]范克平.旧时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写真:9[J].中华武术,2005(3):28.

  [16]徐清祥.中国武林之谜[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113.

  [17]赵善性.关于“游艺”的补充[J].体育文史,1993(2):59.

  [18]张法清.南宋杭州露台争交遗址考[J].体育文史,1993(4):51.

  [19]陈心平.全国首届武术擂台赛前后[J].上海体育史话,1991(4):29.

  [20]陈顺安,凌耀华.旧中国首次擂台赛[J].浙江体育史料,1983(1):12.

  [21]范克平.旧时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写真”:6[J].中华武术,2004(12):17.

  [22]徐元民.中央国术馆举办国考采用拳械对试之论争[J].国术研究,1997,6(1):32.

  [23]张宏然,张企凡.参加首届武术国考记[J].江苏体育文史,1988(1):38.

  [24]两次擂台赛[J].辽宁体育文史资料:武术专辑,1986(1):102.

  [25]马廉真,张天罡.诸民谊伏法记[J].武林,2006(6):14.

  [26]周伟良.近代武术史上的一桩“剽窃案”[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66.

  [27]马明达.民族大节不容含糊:抗战胜利56周年纪念日感言[EB/OL].[2013-02-15].http://www.xici.net/d42731504.htm?.

  [28]席晓勤.伪国民政府纪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23.

  注释:

  注1李烈钧(1882—1946),原名烈训,字协和,号侠黄。江西武宁人,父辈稍懂拳术,幼小学过一些武术基本功,还经常向乡邻中出色的武师求教。其中武举人张坦奄、邱老茂、田建卿等都曾热心指点过李烈钧。从小习武,对他长期的军旅生涯颇有裨益。1904年赴日学习陆军,1907年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在新军和军事学堂任职。曾任参谋长、安徽、江西都督。1915年奉孙中山之命,到云南昆明,参加护国战争,并任第二军总司令,此时与张之江协同作战。是辛亥革命云南起义的老战友,也是云南起义的主力,两人交情甚笃,感情深厚。

  注2霍元甲(1867—1909),字俊卿,绰号“黄面虎”。祖籍河北东光县,世居静海小南村(今属天津市西郊付村)。出身武术世家,父亲霍恩第为镖师,以保镖为业。霍元甲排行老二,幼时体弱多病,其父考虑学武不成有损霍家声誉,便命霍元甲攻读诗书,而不准习武。霍元甲遭此摒弃后,立志图强。每日窥摩父传兄弟之技,潜心苦练于枣林避处。父知其行,嘉其志,乃悉心传授。霍元甲经10年督教,秉承家学,通秘踪艺,并旁参各派,益以内劲,技愈精湛。1890年有河南拳手,杜某闻霍恩第名前来较技,霍元甲与试并获胜。名闻乡里。1895年到天津卖柴,遭当地盘剥者10余人持械围攻,霍元甲挥扁担尽逐之。此后居住天津谋生。初掌“脚行”,继为怀庆药栈掌柜。曾以单肩担走千斤药担,一脚踢开青石磙子,被时人称为“霍大力士”。1901年和1909年分别在天津和上海吓跑2个外国大力士,后来师徒又接连挫败旅居上海的日本武技高手,名声大震。在上海爱国人士陈英士的积极倡导下,以霍元甲的社会影响力,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霍元甲任总教头,刘振声任教练。在传授武术数月后,因咯血病加重而逝,当年42岁。此后在陈公则等人的倡导下,将原“精武体操学校”改名为“精武体育会”(简称“精武会”),人们推崇霍元甲为“精武体操学校”创始人。

  注3张之江(1882—1966),字子姜,号保罗。河北盐山县人。少时随祖父攻读四书五经,练过太极拳、八卦掌。成年后,赴东三省讲武堂学习,并受业于陆军大学将官班。1901年从戎,任军职至国民军总司令。1927年脱离军界,在纽永建等协助下,创建“国术研究馆”,翌年改组为“中央国术馆”,任馆长。1933年创办以武术为主兼习各项现代运动项目的“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后更名“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任校长。张之江还曾于1920年率学员赴日本考察武技,学习柔道和剑道。于1933年和1936年间2次率团分赴两广、福建等省及香港、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表演、宣传武术。著有《东游感想录》《国术与国难》《国术与体育》等。

  注4禇民谊(1884—1945),原名明遗,字重行,浙江吴兴人,同盟会早期会员。后因与日本政府勾结,被国民党政府以“通敌卖国”罪处死于江苏。他出身医生家庭,家教甚严,精通英法日语,获法国医学博士,但却弃医从政。1903年抵法后,与蔡元培、吴稚晖等人创办《新世纪月刊》等刊物,还出版过许多进步刊物。1911年回到上海,经黄兴介绍,结识汪精卫,并与汪妻之妹结婚,被迅速提升为中央委员兼行政院秘书长。褚虽官居要职,毕竟是学医出身,深知健身之重要。1925年正是太极拳鼎盛之时,便从师于吴鉴泉,后又认识同门的徐致一、吴图南等人,以较大的精力研究太极拳,拳艺长进很快,曾利用职务之便改组了中华国术协会,创办了《大众健康》杂志,极力主张国术大众化、科学化。褚根据自己的练功体会,创编了一套“太极操”,并通过出版书刊、挂图、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宣传其健身价值。这套太极操在第11届奥运会上,作为第一个节目,为柏林3万观众做了集体表演。

  注5麦克乐(1886—1959),美国人,1913—1926年间作为美国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在华传播西方近代体育。在华期间,他积极推行西方近代体育,编著、翻译体育教材书,主办《体育与卫生》刊物。此外还留下了不少有关体育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其中《五十年来中国之体育及武术》一文是1922年麦克乐应当时《申报》馆为纪念该馆成立50周年计划出版《最近之五十年》纪念刊之邀而写。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