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环评中如何评价自然资源的价值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1 16:2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蒋宏国 蒋雅
分享到:

 

  摘要:针对当前环境影响评价中对自然资源评价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对自然资源特性的研究,提出了自然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资源价值理论,特别强调在环评中要进行自然资源损坏的不可恢复性、自然资源区域性的稀有性研究,以保护不可恢复性、区域稀有性的自然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环评;自然资源;价值;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17802

  1引言

  目前执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以及相关的环评技术导则都对环境敏感区进行了相关规定,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②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③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这些敏感因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会资源,一部分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显而易见,而自然资源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关联性等特征,其价值评价十分困难,重要自然资源的破坏所产生的影响又具有长期性、累加性等特点,在环评中,对自然资源,特别是相关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很明确的自然资源重视不够,没有正确评价其价值,从而一点点破坏,慢慢地累加,引发大的区域性环境问题。本文从多年的环评经验中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资源价值理论,特别强调在环评中要进行自然资源损坏的不可恢复性及自然资源区域性的稀有性研究,保护不可恢复性、区域稀有性的自然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评价自然资源价值存在的问题

  2.1理解上的偏差

  很多环评报告编制人员和环评报告审批人员对环境敏感区在理解上存在偏差,没有正确理解其意义,笔者认为对一个开发项目进行环评时,首先就要搜索周边的环境敏感点,然后评价开发项目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不以“开发项目是否在环境敏感区内”作为判定标准,而应以“是否对环境敏感区产生影响”进行评价,例如:如何理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任何开发活动都必须保护的重中之重,这里不能只考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那一段水域,还要综合考虑水域周边的陆域以及距离较远但产生的污染物有可能进入该水域的广大区域。

  2.2忽视小处的自然资源

  在环评中,对于大范围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等不容易被忽视,往往能肯定其保护价值,而对于一些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国家、当地政府没有明文规定或规定不很明确要保护的自然资源,环评人员很容易忽视其保护价值,往往不屑从环境学角度评价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价值,想当然地否定其保护价值而肆意毁坏,若当地的所有的开发活动长期都是如此,日积月累,就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例如:在石漠化地区的几棵树、几亩耕地,在一城市开发范围内的几棵难以移活的古树、一口水井、一片湿地等等。正是这些很容易被人忽视的自然资源累积一起在当地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有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工业企业不多,本来其自然条件很好,但所有去过的人都感觉很差,特别是感觉城市绿化很差,几乎没有大的树木,原来该市在开展城市建设时,准备开发某一区域,就把该区域全部推平,然后进行建设;老板看上某一老城区,又把该老城区全部推平(所有的树木不是被毁坏就是被移死),然后进行开发,日积月累,本来自然条件很好的城市环境越来越糟糕。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