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环评中如何评价自然资源的价值(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1 16:2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蒋宏国 蒋雅
分享到:

 

  3评价自然资源价值的几个原则

  3.1正确理解相关规定

  国家相关法规及环评导则有明文规定的,我们要从环境学角度正确理解其意义,在充分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注意外延上的扩展,以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点为原点域支点,从空间、时间等进行多维外延,科学评价自然资源价值,从经济、技术、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切实保护应该保护的有价值的自然资源,防止区域性环境破坏。

  3.2正确理解其价值

  有些自然资源,因各种原因,国家、当地政府还没有明文规定或规定不很明确要进行保护,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没有保护价值,而应根据资源价值理论正确理解其价值,从根据资源价值理论,我们必须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资源的价值,只要对经济系统有贡献、对人类的福利产生影响的物品和服务都具有经济价值[1],自然资源具有使用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但资源的价值不能以普通商品的价值观对待,不能简单地以“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劳动”而论,因为许多的自然资源具有天然存在性,应从资源的“稀有性”、“易失性”等方面进行研究,资源的价值往往通过其影子价格、竞拍价格、专家核价、恢复投资、保护投资或“无价”等形式间接反映出来,只有认识到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综合性,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调配、使用、保护和核算,人类的任何一项活动,除了应按目前普通经济学的核算方法进行直接的成本、效益核算外,还应核算其占有、损耗或破坏的资源,从而核算出可持续意义上的综合成本、综合效益[2]。例如某一开发活动,破坏了一区域性的稀有资源,在对该项目进行经济分析时,就在其收益上减去一无穷大(具体数字可通过影子价格、竞拍价格、专家核价、恢复投资、保护投资或“无价”等形式反映)的成本,而得出项目不可行的结论。

  3.3正确理解自然资源的稀有性、不可恢复性

  有些自然资源,因各种原因,国家、当地政府还没有明文规定或规定不很明确要进行保护,但它在当地是稀有的,或是难以恢复的,我们在进行开发活动中都要进行保护。许多的环评报告中,经常出现将古树移栽等一些保护措施,实际上树的年龄越长,其移栽的成活率就越低,尽管现在移栽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但老古树移栽后的成活率难以达到50%。因此对于一些国家、当地政府还没有明文规定进行保护,但难以恢复的自然资源最好原地保护,它周边的开发应围绕它进行。

  3.4科学认识自然资源的环保功能

  舒适的环境首先应该是安全的、卫生的、清洁的,远离各种污染,其次,应该保留着一定的自然景观或一定的绿色[3]。自然资源的环保功能不可小视,它和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密切相关,人们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景观作用的同时必须发挥自然资源的环保功能。如有一个城市,其北边是工业区,目前已有造纸、建材等多家企业,城市南部是党政机关、居住区等,二者之间是一座高山,山脚有一湿地,山上土质不太好,自然景观一般,该地常年主导风向是北风,其频率达35%。有一房地产老板发现南部的房价高,想开发这一山地,提出了高挖深填的开发模式,把山挖掉,将湿地填平,当地政府被10多亿元的土地收入所吸引,同意老板的开发方案,环评单位只按一般房地产项目评价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忽视了该山对北边工业区的污染物的阻隔作用,项目完成后,工业区的臭气、粉尘、噪声等对新建区及南边的党政机关、居住区影响很大,老百姓不断上访,政府只得承诺工厂搬迁(需要200多亿元),得不偿失。

  4结语

  自然资源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关联性等特征,其价值评价困难,重要自然资源破坏所产生的影响又具有长期性、累加性特点,在环评中,如何评价自然资源,特别是评价相关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很明确的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评价中,要正确理解相关规定、正确理解其稀有性、正确理解其不可恢复性,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与此同时科学认识自然资源的环保功能,有效发挥自然资源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云燕,张彪.改革环境资源价格政策推动循环经济发展[J].环境保护,2013(1)45~46.

  [2]宋旭光.可持续发展核算的环境经济契合机制研究[J].环境保护,2003(4):42~45.

  [3]黄孔融.我国城市环境舒适性问题初探[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1~3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