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平面媒体的跨越(2)
纸媒采取与网络合作共进等手段,共用网络资源架起与受众联系桥梁,可以弥补纸媒慢,内容因版面有限、覆盖区域受限的短板。其形式体现在如下两点:
(1)新闻报道互动创新。长江日报与长江网联动打造的i新闻栏目是合作共进的典范。报人通过网站信息来源得到信息后,及时派出记者到现场核实,跟踪采访,两家媒体同步发布信息,即解决了一线记者的信息来源,又弥补了受众质疑网站信息真实性的短板;增加了平面媒体记者信息来源的丰富性,又使网络信息更加真实。又如,长江日报与长江网共同打造的长江影像网,是优势互动的范例。摄影记者和拍客将自己拍摄的大量影像图片发到网上,报纸由于版面的局限,大量优秀的图片,无法登载,只能根据版面需要择优选用,可是读者仍然可以在长江影像网上欣赏到画面有冲击力的不同角度拍摄的大量图片,尤其是读者关心的社会热点题材的系列专题图片。
(2)在服务及广告上的盈利模式互动创新。平媒因为赢利模式的需要,成为媒体运营商。就报业而言,不仅仅是新技术的采用,还应该重新设计信息和活动的生产和销售的流程,形成新的价值链。从外部而言,选择各个层次的信息生产合作者,建立信息分销商网络,形成新的产业价值链,彻底将角色转换为“数字内容提供者” ,实现信息的“一次生成,多次使用”,针对不同终端、不同用户多次生成数字内容产品,顺利完成信息价值的多重开发。纸质的价值链是出版-印刷-发行-广告,是线性结构的,而在数字化时代报业的价值链赢利模式是超细化的发散,通过网络平台将广告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拓展了广告源。去年长江日报举办的低碳婚礼声势浩大,影响颇广,如果该活动从报名开始就网上网下互动,婚礼现场直播,其影响力将更大。期间,在网上还可以给各级婚纱、摄影、糖果酒店提供广告平台,实现新闻影响力和经济利益的多赢,将实现活动及新闻价值的最大利益化。
2 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两大跨越
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的跨越是平媒跨越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当摄影记者为读图时代的到来欢呼雀跃、大显身手的时候,转眼又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数字革命使相机和手机高度普及,人人都成了摄影记者。每天大量的影像图片见诸报刊、网络、手机微信等。海量的图片信息出现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技术的跨越
平媒的照片是静止的,而网络视频则是流动的。“全媒体”具有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的特点。全媒体时代要求摄影记者从单一拍摄照片,跨越到摄影摄像全能,实行动静结合、灵活运用,从只为报纸拍图片,跨越到给报纸、网络提供从静态图片到动态的影像,提供事件各个角度、发展全过程,手法创新的影像记录;摄影部变成视觉传播部,利用“流媒体”,提供更具现场感的流动的音视频影像。过去在平面媒体上风采独具的新闻图片,在新兴媒体上变成与流动的视频影像平分秋色,流动的影像对静态的图片提出了挑战。这是摄影记者面临技术的跨越,要学习摄像的表现方式及语言。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也应成为多媒体的摄影记者。现在已有摄影记者正在尝试新闻的流媒体拍摄,迈出了可喜的步子。技术跨越的第二层意思是摄影记者提供的图片应该追求摄影技术的充分运用,使图片更加专业、艺术和有视觉冲击力。摄影记者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培养丰富的思想和对新闻现场各种影像信息的过滤筛选能力,不断丰富和创新自己的表现手法和画面语言,是摄影记者立足于自媒体时代的唯一“本钱”。③
“如果你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思维,请把新闻照片拍得更精彩。”一位摄影行家这样说。在这里新闻图片的审美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同样重要。在视觉语言运用上,摄影记者有专业的优势。对光圈速度景深等技术的熟练运用,对细节瞬间的准确捕捉,主客体的合理取舍,新闻现场环境的充分利用、光线和拍摄角度的快速选择、焦点定位等视觉形象构成要素组合,以及经过训练的美学素养都使得摄影记者拍摄的图片更有张力和撞击眼球的抓力。而艺术表现一个新闻事件或现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端。大面积的虚化与留白;框式构图的运用及突破、压缩式构图对传统构图的颠覆,动感瞬间的大量运用、大前景运用突出人与环境的关系、反传统的斜握相机拍摄等等手法的创新运用,是一般没有经过训练的“草民记者”无法企及的摄影境界。
2.2 思想的跨越
报纸从以专业摄影队伍为主,跨越到全媒体时代的专业摄影队伍、拍客摄影队伍,视觉部实行专业与业余两支队伍统筹、优势互补、内容机会互补,形成合力。
拍摄门槛的降低使人人都可能是拍客,专业摄影记者曾经的独家话语权被打破了,然而对于媒体而言,专业摄影记者仍是版面影像支撑的中流抵柱。摄影记者要认真地思考摄影的灵魂和生命力。
(1)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要全方位观照新闻事件,掌握新闻采访主动权。由于照相机的普及,现在拍摄的零门槛、掌握信息多元化、节约采访成本等方面因素,报社大都鼓励文字记者也拍照。这样一来,前有拿相机的文字记者,后有无处不在的拍客,摄影记者处境十分窘迫。摄影记者要积蓄各方面知识,强化自身的文字功底,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掌握新闻采访的主动权。有着全面、深度的新闻采访能力,摄影记者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2)纪录社会,提炼经典影像。面对人人都可能成为“公民记者” 的拍客,摄影记者要像社会学家一样去工作,成为社会的观察家、记录者,用社会学家观察和分析社会的方式,研究、记录社会问题,才能发现独家报道,挖掘深度报道,呈现给读者的是崭新的新闻视角、透彻的新闻分析和解读。例如,武汉晚报记者胡伟鸣拍摄的摄影专题“快乐的单飞”和“移民村官的喜事”,反映的是两对连体婴儿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和第二代三峡移民李中山在枝江董市镇农村移民安置点喜结良缘。两个专题记者就此跟踪拍摄了数年之久。这期间,记者没有中断与新闻对象的联系,一有时间就打电话或亲自去拜访,终于拿出了比较完整的系列影像图片。刊登后社会反响较好。这种深度挖掘新闻题材、记录经典影像的思路是一般拍客所不能企及的。这也是摄影记者在全媒体时代的新尝试,他告诉我们只要记者做有心人,创新思考,好的题材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总之,平媒在全媒体时代的跨越应该是全面的跨越、从内质到外表的彻底跨越,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肤浅转变,只有通过凤凰涅槃式的脱胎换骨,才能重新立足于新时代的媒体之林。
注释
① 中金在线经营管理.
② 《中国记者》杂志——“从报网互动到报网融合”.
③ 2010年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网络时代呼唤新闻摄影的新跨越.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