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技术创造者与接受者相互关系
摘 要:本文讲义社会技术的视角,主要以社会管理为例运用两个关于民主制度方面和制度制定的两面谈关于社会技术的创造者与接受者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创造者;接受者;社会技术
作者简介:于淼(1989-),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辽宁沈阳人。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5--01
技术,是一种工具——人们为了达到目的,在达到目的当中实现手段的方式的组合。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之后,我们发现,社会技术是作为改造世界,调节,协调,改善社会、人际关系之间的工具。这种社会技术更是一种实践技术,一种实践的哲学。人的实践是创造历史的活动。这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自然界生产的历史,而且包含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包括社会进化的历史和劳动者主体自身的需求本性变化历史。1
那么我们下面就社会技术中社会管理的主体问题,拓展研究一下社会技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社会技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往往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创造者与接受者的统一
(一)从民主管理的角度的分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时代,也无论我们所拥护的领导者是谁,人民群众始终是一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基础。在社会管理中,我们应当清晰地认识到,人民群众不光是被管理者,也应当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管理是否起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被管理者努力地配合。人民群众有很高的知识认知度,能够很好地理解政府等下达的指令,这是社会管理有效地根本条件之一。而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扮演的角色通常是例如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等。一个好的社会管理,他不仅是体现了一个社会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它也体现了这个社会与这个社会的群众是否适应,可以说,是衡量这个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广大人民群众是否可以相适应的全面的,协调的发展的一个硬性标准。
在这其中社会技术的创造者就是社会管理的管理者,也就是人民群众。当然,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管理的主要管理对象也就是我们的人民群众,就是社会管理的接受者,这难道不是说社会管理的创造者和技术者是统一关系。
(二)从制度的选择和制定的角度分析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我们的法律法规的设定是依据人民的意愿决定的。我国的法规制定程序就要求我们以社会的人民的意愿为基础。我国的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代表了人民在中国的地位—人民当家做主。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