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8 19:4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任帅帅等
分享到:

 

  6、乡村建设与环境保护

  近年来,伴随政府对农业生产源污染、人居环境污染等的治理,农民对生态环境满意率(包含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达73.03%,呈稳步上升趋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论经济发展如何,各级政府均重视公共环境服务的投入,村子周围均建设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点,定期清理垃圾,部分村庄还设有清洁员,负责清扫公共区域卫生。尽管政府不断推进生活设施建设、公共环境整治,但是受一定因素制约,农村生活设施标准偏低、生活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7、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方面,76.81%的被调查者认为乡镇治安情况良好,表示满意(包含非常满意34.22%、比较满意14.71%、满意27.88%);仅有23.19%被调查者表示对目前的公共安全情况不满意(见表1)。关于治安问题,受访农民认为当地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较好,但治安隐患仍然存在。由于受访当地民风纯朴,尤其在侗族地区,“侗款”、老年协会等组织也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些组织的作用下,当地偷窃、封建迷信这些影响社会风气的事情很少发生;但是牛、猪等牲畜和摩托车、家用电器的失窃仍偶有发生。此外,乡镇派出所人员紧缺,往往一个驻乡民警负责几个村庄的治安管理工作的问题,目前还无法解决。

  8、服务态度、行政效率

  经数据统计分析,对服务态度表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的比例分别是10.59%、26.48%、32.61%,而不满意人群也已超过30%,这表明农民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还是有些许意见的(见表1)。访谈中了解到,当地的某些干部不懂侗语等民族语言,从而影响工作的开展。从数据来看,对当地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效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的比例分别为8.93%、26.27%、34.52%,接近70%,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满意率。政府职能转变应逐渐由管理型职能向服务型职能转变,工作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责任意识,关爱民生。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中国广大农村居民公共需求差异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西部地区由于社会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发展也比较落后,居民最急需的公共服务多集中在乡村道路建设、免费义务教育、农业技术、农村合作医疗等基本设施方面。从对通道县调研的数据来看,当地农民对农牧科技服务、医疗水平、文化娱乐活动、义务教育满意度评价较低,而对公共安全、乡村建设与环境保护、交通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评价较高。我们不难看出当地居民对公共服务各个项目“满意度”评价存在很大差异,很多项目的评价很高,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1、加强农业生产方面的服务供给

  由于当地居民家庭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农业,收入较低,农民想要脱贫致富的心情就更加迫切。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长年居住在山顶的瑶族居民在如何在山地推广农机使用,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而居住在海拔相对低一些的侗族、汉族居民对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耕种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问题比较关心。在这些问题的解决的上,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农技员应由县里统一安排配备,应设立服务热线,方便农民进行电话咨询的同时,也方便农技员了解各村情况。

  2、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几乎是人人参保,农民对国家提供的补助相对满意,但是类似卫生院、卫生室这些提供基本服务的站所并不多。由于瑶族居民的居住地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村里没有卫生室,乡里没有卫生院,看病要去邻乡的卫生院才行,因为住在山顶,如遇雨雪天,路陡地滑,根本无法通行,就医很不方便,看病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当地人民群众生活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由此可见,乡镇设立卫生院,村里设立卫生室是十分必要的,县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来支持乡镇的医疗卫生事业,提高村医的待遇,让他们愿意扎根基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村医应对村民的健康状况有大致的了解,对那些常年患病的老年人要定时探望;可发放联系卡,方便村民在紧急的时候进行联系沟通,以便村医能及时出诊,救治病患。

  3、物质、精神文明两手抓

  物质文明我们已基本解决,而农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增强。在调研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农闲时村民们就坐在风雨桥上聊天、喝茶,日日如此,村民们觉得乏味,有的年轻人就开始赌博寻找乐趣。乡镇各级政府应该群策群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心连心艺术团下乡表演等形式都能够活跃村民的业余生活,组织民俗文化节,让村民都参与其中,传承侗族的芦笙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扩大乡村图书室的规模,根据实际情况,购置上网设备,免费提供上网服务,这样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娱乐身心,还能学习农业技术,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4、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在这个知识爆发的时代,农民对知识的渴求越发强烈,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日益重视起来,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虽然“两免一补”政策已经落实,但是学校偏远,上学要翻几座山,不仅花费大量时间,还十分危险;学校经费不足,危房改造速度缓慢,教育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流动严重,自然减员得不到有效补充,这些都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只有提供资金支持,合理配置教育资金,这样才能改善教学环境,提升办学条件,改善老师的待遇。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让农村孩子快乐的学习。

  改革开放以来,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农民,为了致富便开始再次向城市进军,与此同时,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问题也随之产生。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我党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政府会解决好“三农”问题,会着眼于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会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好的农村公共服务,为农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与保障,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可能的途径,让农民享受到“改革红利”。

  (注:本课题由湖北省重点人文基地“湖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资助。)

  【参考文献】

  [1]孙翠清、林万龙:农户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意愿分析——基于一项全国范围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项继权等:农民要的与政府给的差距有多大[J].理论与改革,2010(1).

  [3]李燕凌、曾福生: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8).

  [4]夏锋:千户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现状的看法——基于29个省份230个村的入户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8(5).

  [5]杨静、陈亮: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满意度及需求期望研究——来自河北省三地市的调研[J].经济研究参考,2012(27).

  [6]田野、赵晓飞: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J].财贸研究,2010(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