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公众参与认知的因子探析(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2-30 11:3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春梅等
分享到:

 

  (2)正式测试。本文采用纸质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的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2000份,从收回的1600份问卷中筛选出1359份有效问卷,占总数的67.95%。根据随机抽样和判断抽样,以成都市城镇居民为主要样本进行抽样,样本的个人基本属性分布和成都市人口统计数据基本一致。我们采用CITC和Cronbachsα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采用内容效度检验和结构效度检验对其进行效度检定。

  三、数据分析

  1.公众参与认知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公众参与认知的KMO值在预测试和正式测试中均大于0.9,表示公众参与认知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最大方差主成分分析法,对1359份正式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四、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公众参与认知是四维结构的假设是不成立的。这一研究结论显示了中国港台地区公众参与认知和中国内地公众参与认知的巨大不同。结合大陆公众认知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从理论和实证上均证明了公众参与认知是由三维度构成的,公众参与认知的三因子分别为公共事务认知、权责认知和条件认知。研究显示,公众参与三因素模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公众参与认知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这对于公众参与认知的内涵界定和科学测量将会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这一研究结论将从理论上为公众参与认知的内涵界定,以及在实务上对公众参与认知进行测量提供理论支撑,并为政府在把握公众参与认知现状的实证调研中提供了有科学依据和高信度、效度的量表。

  通过公众参与认知的因子分析,将为政府在通过公众参与认知来科学有效引导公众参与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策略支持。本研究显示,政府要想提升公众认知,应该将其重点和着力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公共事务方面的认知;参加者本身对自身参与的权利和责任的认知;对自己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所具备的条件的认知。只有加强这三方面的引导,帮助公众增加认知能力,提升认知水平,才能达到提高公众参与认知的目标。而公众参与认知的提升对科学有效的引导公众参与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1〕

  GRFerris,GHarrellCook,JHDulebohn.OrganizationalPolitics:TheNatureoftheRelationshipbetweenPoliticsPerceptionsandPoliticalBehavior〔M〕.Taipei:EmeraldGroupPublishingLimited,2000:36.

  〔2〕马超.组织政治认知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管理学院,2005:14-15.

  〔3〕萧扬基.台湾中部地区高中生公民意识及相关因索之研究〔N〕.台北: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NSC89-2413-H-212-003-S),2000:28-29.

  〔4〕S.H.Engle.EducationforDemocraticCitizenship:DecisionMakingintheSocialStudies〔M〕.NewYork:TeachersCollegePress,ColumbiaUniversity,1988:121.

  〔5〕涂序堂.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32-34.

  〔6〕江美慧.国中生的公民知识与态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国三学生为对象〔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3:14-17.

  〔7〕欲鸣.把握政治认知的特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1,(4):19-20.

  〔8〕张兵.把握政治认知的形成特点搞好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5):37-39.

  〔9〕王功敏,桑成好.正确理解和运用大学生政治认知的特点〔J〕.天中学刊,2006,(6):139-140.

  〔10〕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6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